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渠道
市场渠道
超详细解读米其林的轮胎帝国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15-05-03)          
1

米其林家族史

  [ 技术]  在19世纪30年代,它诞生于一个法国的偏僻乡镇,最初的产品只是小孩子们的橡胶球玩具;它在战争时期参与生产过战斗机,也乐于指引人们享受旅行和美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它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族小厂,成长为一家世界首屈一指的轮胎帝国。一提到它,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那个白白胖胖的轮胎先生,它就是米其林。


  特别提示:当一辆汽车在镁光灯的聚焦下,绚烂、耀眼、夺目之时,你或许根本不会去想,它的体内究竟由多少个零部件所组成,而各个零部件被巧妙地、有序地编织组合在一起并协同工作,才得以构成这个凝结着人类智慧的复杂产物。正是基于这样的关系,也使得每一个零部件的品质与性能都切实影响着车辆最终的整体表现,而零部件生产企业则可谓隐匿在光环下的背后的巨人。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文章带您去了解轮胎企业背后巨大的产业密码,它们往往有着比主机厂还深厚的背景以及强大的研发创新和制造能力,而有些企业则将触角伸向了诸多领域,构成了一个帝国式的轮胎企业-米其林集团。


『米其林品牌logo』

● 两兄弟的创业

- “弼马温”之后

  和很多白手起家的家族企业不同,米其林家族在历史上曾经有人进入过皇宫内院。据很多史学家考证,公元18世纪时一个名叫路易·米其林的人被证明是米其林家族的直系祖先。“路易”这个名字很容易想到法国的皇室,而当时就是“锁匠皇帝”路易十六当政。当然,此“路易”非彼“路易”,但路易·米其林确实在宫里担任要职——公证人、国王的顾问,以及王宫马厩的总管——这个官位放在古代的中国,大概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弼马温”了。路易·米其林的孙子,于勒·米其林尽管没有继续在宫里任职,但也算是公职人员——他是一名海关职员,此外还是位画家。于勒有两个儿子,爱德华·米其林和安德烈·米其林,这两位便是日后米其林帝国神话的缔造者。

  如果要追究这家叫做“米其林”的公司,它的起源应该从1889年开始。然而,在这之前,还有相当长的历史需要讲,那就是米其林公司的前身。鉴于那个时期法国人各大家族之间交叉不清的姻亲关系,下面这段话会涉及到很多复杂拗口的法国名字。早在1829年,一位来自苏格兰的名叫伊丽莎白·普格·巴克的女企业家便将橡胶生产带到了法国的拉沃尔地区,生产小孩子玩的橡胶弹球。而这位女士的丈夫爱德华·多布雷由于自己家族的制糖厂被大水冲毁,便叫上了其表兄弟阿里斯蒂德·巴比埃,利用妻子工厂的资源和技术,一起于1831年在法国克莱蒙费朗开办了一家专注于橡胶制品的新企业——“巴比埃-多布雷合伙公司”。说了这么多冗长的法国人名,到这里终于可以引出米其林家族了:话说这个表兄弟巴比埃家族中有一位名叫阿黛勒的女子,她嫁给了于勒·米其林,也就是路易十六时代“弼马温”老先生的孙子。历史最终证明,她成为了米其林公司创始两兄弟的母亲。

刚刚(2015年4月29日)去世的弗朗索瓦米其林是爱德华米其林的孙子,下图表达了两代米其林人的远见和视野


父与子(弗朗索瓦米其林-右和爱德华米其林-左)

弗朗索瓦米其林的详细片段:

用化名在基层工作4年

  因为父亲与叔叔先后遇难,弗朗索瓦30岁时就被祖父爱德华·米其林任命为米其林集团的共同领导人,4年后,弗朗索瓦成为集团总裁,正式开启其对米其林集团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掌管。

  事实上,在进入米其林集团管理层之前,低调的弗朗索瓦已经在集团的基层工作了4年,不过用的是化名。

  1951年,当时年仅25岁的弗朗索瓦来到米其林集团。对于弗朗索瓦而言,在米其林集团工作,“米其林”这个姓无疑太过显眼,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注意,弗朗索瓦为自己取了个假名,并“默默无闻”地在集团基层多个部门工作:他担任过机械商店的装配工、各厂区之间的班车司机,还在销售部和市场部工作过。

  即使担任集团“一把手”后,弗朗索瓦也不改低调风格。不仅在私生活上,在处理工作事务时,也不喜张扬。米其林曾说,“真理和现实永远比人更大,而钱只是个仆人”。因此,他一生从不做炫耀财富的行为。

  在他的低调行事下,直到弗朗索瓦退休,米其林集团都没有设立专门用以对外沟通的部门,弗朗索瓦也被法国媒体称为“法国最隐秘的老板”。

  弗朗索瓦另一个为外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就是,1959年6月12日,当戴高乐来到一家米其林轮胎工厂参观时,为了保守公司秘密,弗朗索瓦竟然让戴高乐一行在门外等候了好长时间。弗朗索瓦“行事隐秘,不喜公开”的行事风格可见一斑。

  革新

  成就了子午线轮胎技术

  不过,这位行事低调的企业家是法国工业界公认的翘楚。

  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弗朗索瓦是法国战后享有盛誉工业家之一,他把地区性的家庭企业治理成法国大企业。

  法国总理瓦尔斯在社交网站上写道,弗朗索瓦在创业47年中保持了革新、有远见、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他把法国工业崇高的价值观传递给了世界。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则表示,弗朗索瓦是一位实干家,他谦逊、敢想敢干,成功地把一个家庭企业带向了世界。“他不断进取和坦诚做人的品德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如果查看米其林集团在弗朗索瓦执掌期间所取得的成绩,这些评价并不为过。正是他,让米其林从法国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性企业,并从全球轮胎行业中的第10位跃居全球前列。

  弗朗索瓦在其任期内推动并成就了米其林的子午线轮胎技术。该技术大幅度提升了轮胎的各种特性:使用寿命更长,驾驶变得更舒适安全、操控性愈加完美,此外还能节省燃油。

  不过,在公司工程师发明子午线轮胎的一开始,工厂大部分人反对成批生产这种新轮胎,害怕新轮胎会减产。但弗朗索瓦觉得过硬的技术是工业发展前景,全力推动这一新技术。

  子午线轮胎一经面世,很快就占据整个市场,被几乎所有类型的汽车使用,令其他同行望其项背,由此也确立了米其林集团在全球轮胎行业的领导地位。

  此外,在弗朗索瓦的领导下,米其林拓展了全球业务,特别是在美国。从1960年到1979年,米其林公司在法国以外地区开设了25家工厂,取得了空前的增长。

  传承

  最终交由“外人”打理

  1999年,因为年龄问题,73岁的弗朗索瓦将公司交由其子爱德华·米其林二世接管。

  不过,家庭悲剧还未结束。2006年,年仅43岁的爱德华在法国西海岸布列塔尼亚海岸附近,死于一次“无法解释”的海上事故。早年痛失双亲的弗朗索瓦又在晚年经历悲痛的“白发人送黑发人”时刻。对于弗朗索瓦来说,儿子的意外过世也是米其林集团的一大损失。爱德华·米其林二世是弗朗索瓦6个子女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最有企业家风范的一位,其余5个子女,两个是神职人员,其他3位看上去也对管理企业没兴趣。

  而小儿子爱德华·米其林二世不仅极具才华,也和父亲一样恪守低调,远离奢侈,拥有的唯一奢侈品是一辆价值6万美元的装着米其林轮胎的奥迪跑车。

  爱德华·米其林二世过世后,原先的共同管理合伙人、爱德华的堂兄米歇尔·贺立业掌握米其林集团。这是这个家族企业的领导权70年来首次落入一个不姓米其林的外人手中。

  堪称“全法国最神秘的老板”的弗朗索瓦在他最后一次采访中说道:“无论科技怎样进步,人生就是能从人们身上学到什么。人永远是最重要的。”

和绝大多数的商界大佬不同,法国工业家、轮胎大王弗朗索瓦·米其林去世显得格外低调—当地时间4月29日,米其林集团宣布领导该集团近半个世纪的前总裁弗朗索瓦·米其林逝世,享年88岁。不过,集团没有透露其去世的具体日期和地点。

卖轮胎的米其林 为啥评鉴起美食

  轮胎又不能吃,为什么一个轮胎制造商竟然莫名其妙地成为餐饮业的权威鉴定机构?这背后是一个天才的营销案例。

  就让我们回到第一版《米其林指南》出版的1900年吧,那时候的法国,举国上下只有3000辆机动车,米其林的主要业务是生产自行车轮胎。事实上,一直到1908年福特的Model T问世,机动车才逐渐走向大众。

  米其林的逻辑很简单,为了提高轮胎的需求量,首先就要提高汽车的需求量。为了提高汽车的需求量,当然就要鼓励大家远行,说服大家远处有更吸引人的好吃好玩的地方。为此,他们编纂了第一本《米其林指南》。

  第一版就免费发行了35000册,指南的内容包括旅行小秘诀、加油站位置、地图和更换轮胎的说明书等。针对瑞士、巴伐利亚、英国、北非、意大利等地区的旅行指南也相继发行。

  1920年的某一天,安德烈·米其林在一个轮胎销售商那里发现,几本《米其林指南》竟然被用来垫工作台!不甘心明珠暗投的米其林兄弟决定不再免费发放这些小册子,因为“人们只会尊重他们掏钱购买的东西”。

  有价出售的《米其林指南》内容就丰富多了,里面开始包含分门别类的宾馆和餐馆。接着,米其林兄弟发现人们对于餐馆的指南特别感兴趣,于是又雇佣了一批匿名调查者,去光顾各大餐厅,并给出评价。

  1926年,米其林的星级标准终于诞生,起初只有一颗星。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后,三个等级的评星制度出台—一颗星:是“值得”去造访的餐厅,是同类饮食风格中特别优秀的餐厅;两颗星:餐厅的厨艺非常高超,是绕远路也值得去的餐厅;三颗星:是“值得特别安排一趟旅行”去造访的餐厅。

  就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营销策略,使一家轮胎制造商以美食家的身份被世人铭记了。


2

两兄弟的创业

- 米其林公司的诞生

  1886年,位于克莱蒙费朗的一家生产橡胶接头、管件、灌溉水泵以及其它农机配件的工厂“巴比埃-多布雷合伙公司”正经历着最严峻时刻,几乎于崩溃的财务状况令这家家族企业岌岌可危。鉴于这种状况,公司创始人之一阿里斯蒂德·巴比埃的妹妹阿黛勒·巴比埃向他的大儿子安德烈·米其林求助,希望他可以拯救这个濒临破产的家族企业。

  此时已经成为一名工程师的安德烈·米其林很快答应了母亲的请求,从巴黎回到乡下,入主了家族企业,同时他还说服了学习绘画的弟弟爱德华·米其林一同回来拯救公司。爱德华·米其林在那时已经被导师评价为是一名“素描大师”,但为了维护家族的财产,他放弃了艺术生涯,并最终成为了克莱蒙费朗的老板。1889年,爱德华和安德烈在克莱蒙费朗的卡姆广场宣布了米其林公司的诞生——时至今日,米其林的总部依然在那里。

- 画家弟弟掌权

  他们最初的工厂叫做卡姆工厂,但在同年的5月28日,公司更名为“米其林合伙公司”,在这家新公司中,工程师哥哥安德烈却似乎受到了排挤,仅仅负责公司的市场营销业务,而画家弟弟爱德华却执掌了公司绝大部分的权利。几乎没有人知道究竟爱德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很多分析表明爱德华一直悄悄地购买安德烈的股份。不管怎样,尽管最初只有52个员工,但米其林兄弟的创业之路正式开始了。

  两兄弟很幸运,在米其林公司发展的初期,法国正经历着第三共和国阶段。第三共和国(1870-1940)虽然从未能长期执政,但它却正是法国第一个相对长久且稳定的共和国,也为创业者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政治条件。1887年,安德烈的革新产品首先为米其林公司带来了最初的成功。这是一种由织布和橡胶块制成的新型刹车块,用来代替马车或自行车上的噪音超大的铸铁刹车块,此外,由于英国的自行车行业最为发达,因此米其林为这款新产品取了一个英文名字:“The Silent(安静)”。与此同时,橡胶球依旧是米其林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到1894年,有364家学校成为了米其林的客户。

 米其林轮胎的诞生

- 世界第一条可拆卸的充气轮胎

  众所周知,充气轮胎是苏格兰人约翰·博伊德·邓禄普在1888年发明并申请专利的,不过最早的邓禄普式的轮胎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它是由棉布围成空气腔后用胶水粘好,再钉在木制车轮上。如果爆胎,则需要一整天才能修好,同时补胎的话还需要一整夜时间等待胶水封干。米其林的老板因此看到了机会:发明出易于拆卸的轮胎,哪怕是没有维修经验的人也应该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完成拆换。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和数十次的实验,爱德华·米其林与他的工程师终于在1891年发明出了第一条可拆卸的轮胎,这种轮胎使用了17颗螺钉固定在车轮上,更换只需要15分钟。爱德华马上决定申请技术专利并上市销售,由此引来了邓禄普的指控,但邓禄普并没有打赢轮胎专利的官司。原因是早在1845年,另一个苏格兰人罗伯特·威廉·汤姆森便为其充气轮胎的想法申请了发明专利。正是利用这一点,米其林为其早期生产轮胎扫清了障碍。

- 在竞赛中证明自己

  当发明出可拆卸的轮胎之后,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摆在了爱德华和安德烈的面前:如何让世界知道它的存在呢?答案很简单,米其林轮胎需要在赛事中证明自己,首先是自行车赛。1891年,自行车运动员夏尔·泰隆骑着一辆装备了米其林可拆卸轮胎的自行车,骑行了1196公里,历时71小时37分钟赢得了第一届“巴黎-布雷斯特-巴黎自行车竞赛”的冠军。爆胎在比赛中是常有的事儿,但因为夏尔使用了米其林的可拆卸轮胎,更换并不是什么难事,他也因此领先第二名7小时40分钟。

  在这场比赛中获胜并成为英雄的不仅仅是夏尔·泰隆,还有米其林。在比赛一年之后,米其林的轮胎销售出了一万多套。1892年,米其林的工程师又对可拆卸轮胎进行了改进,有经验的人仅用不到2分钟就可以轻松完成拆换工作。之后,米其林自己组织了一场“巴黎-克莱蒙费朗”自行车赛,在比赛前,爱德华·米其林偷偷在赛道中撒下了钉子,以此来显示米其林轮胎可以更加便捷地拆换。尽管这事儿干的挺缺德,但米其林轮胎的优势确实显露无疑。从那以后,米其林兄弟坚定了通过赛事来宣传自己产品的决心,这也就是直到今日,米其林依然热衷于参加各种比赛的原因。

  尽管米其林长久以来十分热衷于参加各种赛事,在比赛中获得技术上的积累并展示其研发的实力,但它的竞赛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进入21世纪后,米其林在赛车运动中遇到的最大挫折当属2005年F1大奖赛美国站的比赛中的罢赛事件。由于当时小舒马赫在练习赛中因轮胎故障撞车受伤,米其林公司即刻对轮胎展开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为本站比赛提供的轮胎不适合本周末的比赛条件,如果在比赛中继续使用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13号高速椭圆弯道出事的几率极大。米其林公司于是向车队提出,如果不采取措施,他们将无法保证车手在比赛中的安全。

  米其林公司赛前还就这一问题向国际汽联提出多种修改建议。国际汽联则表示,作为一家专业的轮胎供应商,米其林公司应该预计到各种突发情况,他们不同意米其林阵营提出的更换轮胎参加比赛的建议。在赛前的热身圈结束时,14部使用米其林轮胎的赛车开回了维修区,而只有6辆普利司通轮胎赞助的赛车停在赛道上准备出发。最终,比赛开始后,只有6辆赛车参赛,这也是F1赛事50年历史上的第一次。这此事件的负面影响十分深远,在处理这次事件时FIA的强硬态度是否激化了其与米其林之间的矛盾,并导致后者在一年后最终退出这项赛事呢?不管怎样,从米其林离开围场之后,F1的轮胎供应便进入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先是普利司通,之后便是倍耐力。

3

“米胖子”的诞生

- 沙皇代言米其林轮胎

  在尝到了自行车轮胎带来的甜头之后,米其林兄弟将目光转向了当时富人们的玩具——汽车,他们想要生产汽车使用的充气轮胎。在那时,汽车轮胎市场并不明朗,在1894年法国充其量只有几百辆汽车,而且当富人们驾车经过居民区时木质或铁制车轮产生的轰隆隆的声音常常会带来恐慌。因此,发展汽车轮胎看起来更像是一次赌博,这也反映出了米其林兄弟的远见。

  在做出决定后,米其林兄弟便将几乎全部的公司盈利都投入到汽车轮胎的研发当中,并参加了1894年的“巴黎-波尔多-巴黎汽车拉力赛”。然而,米其林没能说服参赛的厂商选用他们的轮胎,因此决定自己购买三辆赛车参加比赛。尽管在途中需要经常更换轮胎,而且车辆机械故障频出,但三辆车之一的、被命名为“闪电”并由米其林兄弟亲自驾驶的标致赛车最终完成了比赛。这令人们看到了汽车轮胎的希望,同时米其林也在比赛中看到了产品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此后,米其林又参加了非常多的比赛,并取得了不少胜利。

  1896年,在汽车轮胎大规模销售之前,巴黎的马车首先装备了米其林的轮胎。有了轮胎,人们在马车中交谈再也不需要为了盖过行驶时的噪音而大声叫喊,乘坐的舒适性也得到提升。由于安德烈·米其林的大力宣传,最终连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四轮马车和汽车都使用了米其林轮胎,有沙皇的“代言”,米其林轮胎的销售形势一路高涨。

- “米胖子”必比登

  说到米其林,很多人都会想到那个又白又胖的吉祥物:米其林先生。在中国很多车友亲切地称它为“米胖子”,其实它真正的名字叫做必比登(Bibendum)。它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在米其林兄弟参加某次展览会时,看到了展台上一堆摞起来的轮胎,于是爱德华突发奇想,向他的工程师兄弟安德烈建议:“把这堆轮胎加上手臂和腿,就变成了一个人了!”随后不久,一个高举酒杯的轮胎人形象便诞生了,但酒杯里并不是享誉世界的法国红酒,而是一些钉子和玻璃碎片之类的东西。安德烈·米其林甚至替它想好了宣传语:“米其林轮胎‘喝’障碍!”

  必比登于1899年第一次在媒体的广告上与公众见面,继而通过米其林公司的宣传策略,它名声大振,直到今天,它依然还是家喻户晓的米其林的代言人。

4

轮胎帝国的形成

 全球化与轮胎帝国的建成

  米其林兄弟很早就明白,为了扩大企业的规模,开发新的市场并与竞争对手抗衡,就一定要进行国际化的扩张。1905年5月11日,米其林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工业机构在英国伦敦成立。与之前已有的境外轮胎销售机构不同,这里不仅有销售中心,还拥有几个橡胶车间。1927年,米其林在英国的第一家大型工厂在伯明翰与曼彻斯特之间的斯托克建成。在米其林国际化的第二站意大利,爱德华和安德烈两兄弟也在1906年开设了在该国的第一家工厂。此后,米其林的轮胎工厂相继落户美国、德国以及南美洲,并在巴西和越南开设了橡胶种植园。

  然而,由于受到了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米其林美国工厂在经历了短暂的成功之后于1931年不得不关闭。不过,有了这次不太成功的经历,米其林公司也获得了很多经验,为其1975年在美国的卷土重来打下了基础。

  尽管米其林在20世纪初就迅速统治了法国市场,但直到1955年,米其林依然偏安在欧洲一隅,和固特异、百路驰等公司相比在规模上小得多。1960年,米其林在世界轮胎产业中仅排名第7,不过随着向北美的挺进与扩张,以及创新产品的上市,1974年排名第三,1978年位居次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米其林终于成为世界第一的轮胎帝国(如今销量被普利司通超过)。这样的发展轨迹,离不开在技术和产品上的不断创新。

 米其林的发明

  米其林的发展离不开发明和创新,从最初的可拆卸式轮胎开始,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给汽车产业带来了极大的推动。1917年,米其林在轮胎制造中首次使用了炭黑,轮胎寿命延长了5倍。而在1919年开始,克莱蒙费朗的米其林埃斯坦工厂拥有了第一条测试轮胎的跑道,之后更多的跑道出现在了工厂的附近。除此之外,在米其林的发展史中,还有很多有着特殊意义的轮胎。

- 火车和地铁使用的轮胎

  1931年,米其林开始研制轨道列车使用的轮胎,并推出了第一列“米其林线”列车,该车装配有与铁轨相匹配的特殊轮胎。采用了橡胶轮胎的米其林线更加舒适,噪音以及冲击和振动相比传统列车要小的多。此外,米其林线列车加速和极速都更快,同时刹车效果也出色得多:在80km/h的速度刹车时,米其林线可以在160米停下来,而当时的传统列车需要1000多米。在安全方面,米其林表示这种轮胎在行驶100万公里后才可能会爆胎,因此他们认为并不重要。

- “X”轮胎

  1946年对米其林的历史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6月4日米其林为它研发的最新轮胎申请了专利,并在随后的2年内严格保密,直到1949年才正式投放市场。这款被称为“X”的轮胎就是世界最早的子午线轮胎。正是这款轮胎,保证了米其林长达数年的技术领先。“X”轮胎带给米其林的不仅仅是财富,事实上,如果没有发明子午线轮胎,米其林也许就已经消亡了。米其林不仅用这种轮胎使自己愈发的强大,也因此改变了轮胎技术的历史。

- PAX轮胎

  作为顶级的超豪华汽车品牌,劳斯莱斯幻影与布加迪威航应该算是奢华与性能取向的两个极端了,然而它们原厂配套使用的轮胎从外形和尺寸都差之千里,但却都同属于一个系列:米其林为它们量身定制的PAX防爆轮胎。

  PAX系统是米其林1998年发明的。这套完整的轮胎系统由轮胎、特制的轮圈、内置支撑环和压力检测器四个关键部件组成。该系统可以让车辆具有赛车的行驶性能,提高了驾车安全性、舒适性及操控性之间的平衡。同时它显著地改善了轮胎性能,节能省油,并可提高车辆的运动性及安全性,即使轮胎缺气或爆破后,轮胎也不会脱离轮圈,并让汽车在泄气后仍能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200公里,全面保护驾驶者及乘客的安全。

- 航空轮胎

  米其林的创始人之一安德烈·米其林痴迷航天技术、向往蓝天,但自一战之后米其林便不再生产飞机机身转而专注于轮胎的生产。不过,米其林的产品依然与飞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生产的民用客机轮胎在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 环保/电动技术

  在2004年的必比登挑战赛上,米其林推出了一款带有内置电动机和悬架的轮胎系统“Active Wheel”,这套系统将输出功率为30kW的电动机与电动主动悬架集成在轮圈内部,如果车辆装备4套Active Wheel系统就可以在拥有120kW输出功率并实现电力驱动的清洁驾驶。2008年的巴黎车展上,法国小众汽车厂Venturi推出了搭载Active Wheel系统的概念车。

5

米其林的副业/在中国

 必比登的“副业”

- 米其林指南

  我们之前说过,在米其林公司发展的初期,法国正经历着和平稳定的第三共和国阶段,因此在这段时期米其林兄弟也有很多大胆创新的点子涌现出来,诞生于1900年的《米其林指南》就是很好的例子。按照安德烈·米其林的想法,这个指南提供了驾车出游时所需要的加油、修车、住宿以及饮食等信息,可以被人放在车内,便于携带。由于指南的封面是红色的,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一个外号:“小红书”。在20世纪初,全法国只有大约3000人拥有汽车,而米其林却印刷了3500份,这看起来也是一次赌博。

  赌博的结果是,为了满足庞大的需求,指南的发行量不断加大。从第一份指南开始,每一版都大受欢迎,当然,这种追捧也与其是免费提供有关。然而,在1920年的一次旅行中,安德烈·米其林愤怒地发现寄给一家经销商的指南居然被用来垫桌脚,从此《米其林指南》便不再免费供应。

  除了红色的指南,在1926年还诞生了地区指南,主要是风景、历史、文化、饮食、交通等介绍。这种指南起初为黄色,后来变为绿色,形成了如今的绿色指南。

- 米其林星级餐厅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米其林星级餐厅,也有很多人去品尝过那里的美食,然而米其林并不经营餐厅,所谓的米其林餐厅,其实是经过米其林认证并评级的餐厅。从1926年开始,出现了令人又爱又恨的、来自《米其林指南》的匿名监察员,米其林称之为“美食侦探”,他们为各家餐厅进行评分,并按照一星到三星分类。

  《米其林指南》现有70名专职的美食侦探,他们的身份对外是保密的,惟一出名的是他们传统与苛刻的共性。以餐厅评星为例,从一进门开始,就施展起眼观六路的本领:装修品位怎样、餐具的质量怎样、侍者的态度是不卑不亢,还是过分热情?甚至服务的姿态都被他们看在眼里,其后才是针对烹饪和装盘技巧的一系列评判。每个美食侦探平均每年对餐馆作240个品餐,130个住宿检查,大约完成800个左右的参观检查。对于有星级的餐馆或酒店的光顾会更频繁些,如果有必要,他们会在一年内对同一家餐馆进行12次品餐。这些美食侦探之所以令餐厅老板们又爱又恨,是因为一旦被他们认可并评星,餐厅便可以顾客盈门,生意兴隆;然而“侦探”们的标准却又十分严苛,稍有不足便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可以这么说,米其林星级餐厅的认证,既可以将餐厅捧上天,也可以令他们名声扫地。据统计,增加一颗星,可以为餐厅增加30%的客源;失去一颗星,则会减少30%。而这些“侦探”们并不会受到餐厅的影响甚至是商业贿赂,因为他们在评分完成之前看起来只是普通的消费者,而打分也会在付账之后。时至今日,中国的香港、澳门等地已经有不少米其林星级餐厅,感兴趣的“吃货”们不妨去尝尝。

- 公路地图

  出版公路地图的想法依然来自安德烈·米其林,最早的米其林商业地图诞生于1910年,1913年米其林已经绘制出了法国全境的公路地图。这些地图不仅为米其林带来了收入,也是一种宣传手段。在二战期间,米其林地图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很多国家采购或复制米其林地图,而在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时,米其林也为盟军提供了大量地图。

- 飞机制造

  安德烈·米其林是一个对航空技术痴迷的人,曾经悬赏重金奖励探索航空科技和飞行技术的人。同时在他的心中,有一个需要征服的“空中帝国”,他强烈要求当局大力发展空军力量。在一战期间,米其林公司主动停止轮胎的研制,转而生产布雷盖轰炸机的机身。在战争中,米其林捐赠了100台机身,其余的机身均以成本价提供给盟军。一战结束后,米其林公司共计组装了1884架布雷盖轰炸机,以及8600个投弹器和34.2万枚炸弹。

 米其林在中国

  在征服了欧洲和美洲之后,米其林的目光自然转向了亚洲,而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对米其林的诱惑自然不小。1988年,米其林在香港成立了销售办事处,为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次年又在北京成立了首个在中国大陆的代表处,负责产品推广及筹备分销网络。1995年底,米其林决定与沈阳的一家国有企业——沈阳轮胎总厂合资生产轮胎。

汽车之家

  那个时候,中国的东三省老工业区正经历着大批国企经营不善的困境,米其林的加入,可以说解决了一批职工就业的难题。米其林持有沈阳工厂90%的股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1996年底,第一条国产米其林轮胎在沈阳工厂下线。如今,米其林已经在沈阳工厂投入巨资,将其建设成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米其林工厂,设计年产量1200万条轮胎。

汽车之家

  2001年4月,米其林集团与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股东联合共同组建了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额2亿美元,继续生产回力品牌的轿车与轻卡子午线轮胎,并于2002年底开始生产米其林品牌的轮胎。2001年,米其林集团将其在中国的总部由北京迁到上海,与此同时,米其林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2011年,米其林集团宣布,与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华谊集团建立一家合资企业,生产和销售回力牌轿车和轻卡轮胎。新公司将由米其林持股40%,中方持股60%。

  到2011年底,米其林在中国有超过6700名员工,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米其林很庆幸自己进入到了中国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汽车工业发生了爆炸性的增长,并依然拥有无限的潜力,可以说,米其林将其未来发展前景都押在了中国市场。现在看来,这并不像当初米其林兄弟决定进入汽车轮胎产业时那样,是一场赌博式的冒险,相反,如果想在未来继续获得发展,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中国市场。

总结:

  从米其林企业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家族小厂,到今天世界第一的轮胎企业,米其林依靠的不仅是爱德华与安德烈兄弟二人一次次有胆识的商业豪赌,更重要的是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和开拓,只有不断开发出领先于世界的优质的产品,才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成就今日的百年工业帝国。


更多详细信息 直接联系我们:chinatiredealer@gmail.com。

长按下面二维码,加入中国轮胎商业网官方微信:


上一篇:好吧,我们再说说轮胎+互联网的事 下一篇:是轮胎不好 还是销售无能?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