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内斗30年,东营出了个啥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24-02-20)          

20世纪90年代,对于东营轮胎来说是一个奇妙的转折点。彼时,东营已经从胶管生产重地成功转型成为了中国最为重要的轮胎生产基地。轮胎厂开始在东营各大乡镇“跑马圈地”,与此同时,一场长达30年的东营轮胎行业“内斗”也就此拉开序幕。

产能内斗30年,东营破产数十家

内斗第一回合,就是产能竞赛。20世纪90年代,在“上午递图纸,下午就建厂”的氛围中,一座座轮胎工厂在东营各大乡镇拔地而起。审批快、贷款快的有利条件,让不少创业者在东营的轮胎产业掘到了第一桶金。

也正是这个时候,东营轮胎人有了一种错觉:只要有产能就能赚大钱。尤其是2000年后,随着出口利好条件越来越多,更多的海外订单让东营轮胎的产能野心更加膨胀。为了彰显自己有更强的产品供应能力,东营轮胎企业间开始比着造轮胎——产能为纲,一场为期20年的产能大竞赛开始了。

可以查到的数据记录显示,从2002年到2015年,中国轮胎出口翻了近4倍:从2002年的1.3亿条一路升至2015年4.45亿条。而作为中国轮胎一半产能的承接者——东营轮胎,在同一时间段其产能变化大概率也翻了至少三倍。

然而,问题也在产能翻了三倍的时候爆发了!

随着美国频繁对中国各类轮胎施加高达90%的双反税率,以低价取胜的东营轮胎出口“刹车了”——高额双反税率让不少东营轮胎企业的产品欧美市场价在一个月间翻了一倍,价格优势消失,东营轮胎卖不动了!2015年,中国轮胎出口量较前一年下降了7%!

如此严重的销量下滑,就是东营产能内斗的负作用之一!由于为了扎实自己能造,东营轮胎企业在2015年之前增加的都是很快就能建造完成的“低端产能”。这些生产线更多是将产品按照原材料进行组合生产,没什么含金量,因此卖贵了根本没人买。

产品滞销带来的后果就是数百万的轮胎产能投资“有去无回”!贷款用来作产能投资的钱还不上了!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到2019年,因为资金链破裂导致破产的轮胎企业达到了80余家,其中不乏永泰、恒宇这样曾经荣登全球75强的东营轮胎大王!

产能内斗30年,只有产量没有品质的东营轮胎,成了破产企业“集散地”!

价格内斗30年,不三包险成代名词

“惯着”东营产能内斗数十年的另一位元凶是国内的轮胎市场。东营之所以能在过去的30多年来痴迷于扩大落后产能,是因为即使生产出来性能一般的轮胎产品,只要价格便宜就会有着不错的销售业绩。

在“价格为王”的中国轮胎市场,从没有经销商、零售商,甚至于消费者去指责东营轮胎哪里不好。“一分钱一分货”,只需要知名品牌一半,甚至不足一半的价格更换轮胎,即使质量不佳又有什么问题呢?

深谙此道理的东营轮胎厂毫无顾忌地与同行们开启“价格内斗”。隔壁轮胎厂一条轮胎650元,我就卖600元——只要卖得比隔壁便宜,我就能有更多生意。

诚然,价格内战让东营轮胎赢得了更多的市场,甚至在大车胎市场依靠价格战把外资轮胎企业打傻了,打怕了,打出了中国大车胎市场。但是东营轮胎又得到了什么呢?

事实上,什么也没有得到。

价格内斗,内耗的是企业自己的利润。有资料显示,东营轮胎厂的最高利润率也仅为8%左右,多数在东营的轮胎厂利润率甚至还到不了8%。“轮胎卖了50亿,利润不到1000万。”是当前多数东营轮胎企业的真实赚钱情况。

没办法,为了低价,自降利润空间。但是随着价格战把企业最后一点利润空间榨干,不少轮胎企业为了活下去开始动歪脑筋——“作假”。而为了避免售后的赔偿和一系列麻烦,东营轮胎厂干脆把这些轮胎通通归结到不三包当中。

2022年夏天,有轮胎经销商投诉其购买的不三包轮胎重量没有一条是合格的;2023年冬天,有大车司机投诉,其轮胎买了不到半年,就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在其直播中,有看客直接问其是不是买了东营的不三包。

可以看到,价格内斗30年,低价导致的低质问题已经让不少消费者将绝大多数东营轮胎等同于“不三包轮胎”。价格内斗三十年,东营轮胎的名声快被败光了······

内斗三十年,排名仍在吊车尾

事实上,内斗带来的高销量也并没有真的让东营轮胎“脸上增光”。每年的全球75强,想找东营都得倒着看。在全球轮胎30强中,你可以看到不少山东其他地区的轮胎企业,但是唯独没有产能大户东营轮胎企业的身影。

东营轮胎企业最好的年销售额也仅为50多亿,不到外资头部企业营业额的2%,不到中国头部企业的18%。投资千万百万,建了数千万条产能,每年向全球输送上亿条轮胎的东营,却仍是全球轮胎产业吊车尾般的存在。

而东营轮胎当前颇有些尴尬的现状也让不少在当地建有轮胎厂的企业为了品牌发展正在试图“逃离”这里。

内斗30年,成了万人嫌

“想要上市,就得有更高的销售额和利润。而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守在东营是不可能的,这里早已被认定为中低端产能聚集地了。所以我们得把总部搬去其他地方。轮胎可以在这里制造,但是品牌运营,市场运营要完全抹掉东营的痕迹。”

事实上,东营轮胎作为中国最大的轮胎产能基地,这里确实没有一家上市企业。发展三十年,内斗三十年,东营轮胎产业除了破产、落后产能,价格战,几乎没有给轮胎市场留下更多的印象。

因此,我们也能理解不少轮胎企业不断“去东营化”的做法——想要被高端市场认可,首先就得摆脱“抬咖”,而“去东营化”就是轮胎企业为旗下品牌“抬咖”的做法。

这似乎暗示着东营轮胎已经从全球市场的“香饽饽”,降级到了连当地企业都避之不及的“万人嫌”。但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还有不少东营轮胎人在坚守着他们的掘金之地,并试图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市场看到东营轮胎产业的变化。

事实上,自2023年开始,东营头部轮胎企业就开始大动作不断——金宇开拓海外产能,华盛重金扩建高价值轮胎项目,万达宝通不断拓展海外渠道。同时,东营轮胎企业积极筹备上市计划,力图通过运用资本的手段加快推进企业高端化发展。

而东营轮胎产业也在加速自己的新陈代谢,努力从“大”走向“强”。内斗30年,诚然各种打击让东营轮胎一度“千疮百孔”,但是东营轮胎人永不言弃的精神却再次支撑着留下来的企业向新的发展极端不断突破······

 

(原创,责任编辑:晨晨)

上一篇:3年投资27亿,轮胎业务看涨 下一篇:轮胎企业新品憋大招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