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中日韩企大不同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24-04-11)          

全球轮胎75强中,将近7成都是亚洲轮胎企业。中国、印度、韩国和日本轮胎企业上榜最多。其中,印度上榜轮胎企业中不少为特种轮胎知名制造商。而中国、韩国和日本轮胎企业则是走“全面发展”模式——各个赛道都有轮胎产品输出。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部分中日韩轮胎企业都布局了全产品矩阵,但是彼此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

4家日本胎企,2家进入5强

中日韩胎入榜的40余家轮胎企业中,日本轮胎企业的实力可以说目前是无法超越的存在。

前5强中,有两家日本轮胎企业,其中一家还是年销售额破两千亿人民币的绝对头部企业。而另一家也是当今全球轮胎前五强阵容的护城河。

而优科豪马和通伊欧,虽然业绩表现稍落后于普利司通和住友橡胶。但是仍是全球轮胎企业第二梯队的领头羊。

可以说,日本一共4家知名轮胎企业,都集中在了全球头部行列。凭借第一第二梯队的影响力,4家日本胎企在部分地区的替换市场瓜分了将近四分之一的份额。

即使是掉出全球前十的位置,且近几年一直负面新闻缠身,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近80年的发展积淀让通伊欧在品牌影响力方面仍具有较强的优势,市场口碑对销量的回馈也有目共睹,因此即使其排在了日本四大轮胎企业的末尾,在全球轮胎市场其依旧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

以2023年的美国市场为例,通伊欧在美国中卡替换市场的份额占比达到了3.5%,在这一市场的份额排名为第8;轻卡市场份额排名第6,份额约占到了5.5%;在乘用车轮胎替换市场这一更激烈的赛场,其品牌份额稳在了第11名。而其他日本胎企在各大细分市场的份额则更高。

在高端市场的影响力,一方面源于数十年的品牌口碑积累,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几十年来的全球产能布局。据不完全统计,4家日本轮胎企业的全球工厂数量综合超过了90家,每年可为全球提供至少3.7亿条和约110万吨不同种类的轮胎。这也就不奇怪为何在欧美市场,日本轮胎企业可以占据高到难以想象的市场份额。

不过即使拥有了近25%的市场份额(尤其是乘用车轮胎替换市场),日本轮胎企业仍然野心勃勃——无论是对产能,还是对利润。

优科豪马买入特瑞堡轮胎系统,以扩大自己在轮胎行业的“吨位”和不同赛道的竞争实力,借以挤进全球前五之位;普利司通不断升级工厂,用来制造更多的高价值轮胎,锚定高端市场份额;住友橡胶则是开始介入更多汽车零部件业务的研发,竭尽全力拓宽销售额增加渠道。

至少在10年之内,上述三家轮胎企业还是会保持着自己的领头羊地位,在高端市场保持着难以超越的优势。

不过受近年来全球超高通胀率的影响,以及中韩轮胎企业的发力,日本轮胎企业的头部地位并非是没有一点松动的迹象。

4家韩国胎企,1家挑战5强

虽然暂时撼动不了排在前五强的两家轮胎企业的地位,但是对于排在第二梯队的另外两家日本轮胎企业,韩国胎企还是有能力去抗衡超越。

2023年,4家韩国胎企上榜全球75强,有三家排在前20强之列。如果说日本胎企锁定了头部阵营,那么韩国胎企则是中场劲旅。其中,韩泰正在尝试着突破住友橡胶的“铜墙铁壁”。而锦湖轮胎也在逐步通过“重返巅峰”策略逐步向上攀爬。两家轮胎企业都在通过新能源汽车配套和大尺寸轮胎这两个新赛道去逐步缩小与第一梯队轮胎企业之间的差距。

2023年,韩泰轮胎18寸及以上的大尺寸轮胎销售比例增加到44.2%。而锦湖轮胎在新能源配套市场上也接到了来自众多主机厂的合作申请。可以说,新崛起的赛道让韩国胎企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而更有意思的是,虽然都在通过探索高端市场的可能性来提升销售额和利润,但是韩国胎企也并没有放弃“性价比”的赛道。

可以看到,在2023年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的情况下,韩国轮胎企业依旧获得了不俗的销量。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的销售实现大幅增长。

相比于日本企业更专注于高端市场拓展,韩国胎企显然更喜欢在每一个赛道中增加实力。实际上,正是更为“全面”的发展策略,让韩泰轮胎稳稳超过了优科豪马和通伊欧两家日本胎企,逐步向第一梯队靠拢。

2023年,韩泰轮胎在美国乘用车、轻卡和中卡替换市场上的份额分别为4%、4%和3.5%,其中在乘用车替换轮胎市场的份额超过了优科豪马和通伊欧。而在重返巅峰之路的锦湖轮胎,在美国乘用车、轻卡替换市场上的份额则分别为3%、3%,同样也在乘用车替换市场份额中完成了对通伊欧的超越。而耐克森则是在美国乘用车和轻卡轮胎替换市场中拿到了2%和2.5%的份额。

能把握住高份额也是在得益于韩国胎企的前三强在过去几十年来的产能布局。2023年,韩国胎企至少向全球超过1亿条轮胎。强大的供应能力和不同的影响定位帮助韩国胎企锁住了全球市场份额。虽然韩国胎企多数处在第二梯队,但是长期以来探索高价值,坚持高性价比的经营策略让他们仍能够分到轮胎市场不小的一块蛋糕。

而这样的策略也同样被中国轮胎头部轮胎企业使用。但是目前来看,这样的策略也仅仅只有中国头部六家胎企用出了一些效果。

36家中国胎企,仅10家进军中高端市场

中国轮胎企业在2023年的75强中上榜数量最多,但遗憾的是仅有4家中国胎企进入了前20强——中国轮胎企业正在进入更为“恐怖”的两极分化发展趋势。

中策橡胶、正新橡胶作为中国头部轮胎企业已经完成了对产能的升级

同时,仅有中策橡胶和正新橡胶实现了对日本胎企通伊欧的超越。不过根据赛轮最新披露的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其2023年的营业收入大约在260亿人民币,已经与日本胎企的业绩表现不相上下。这也意味赛轮轮胎在2024年如果持续实现销售额增长的话,其很可能成为第三家超过日本胎企业绩表现的中国轮胎企业。当然,其也可能在近三年内登上全球轮胎前十之位。

扩产能,增出口是近几年中国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先把规模、渠道做起来。但是这些手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也是为何只有上市轮胎企业和头部轮胎企业有胆量和能力来完成海外产能扩张和渠道建设。

这也意味着中国轮胎企业之间将在未来三年内将差距拉到更大——头部6到10家轮胎企业努力实现对韩国头部胎企的超越,其余轮胎企业努力保持自己在榜单中的排名不掉队······

 (原创,责任编辑:晨晨)

上一篇:轮胎巨头收购知名设备商 下一篇:又一轮胎品牌重启产能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