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末,轮胎涨价之风悄然吹起,这次不出意外依然首先从山东东营开始。东营轮胎成了中国轮胎市场的风向标,涨价从这里开始,降价也从这里开始。不过这也是经营方式决定了,东营企业对于价格非常的敏感。基本上这些轮胎企业的原材料购买方式都是以现货的方式,原材料价格随时变,轮胎价格也跟着随时变。另外就是竞争对手价格稍有风吹草动,大家马上跟风。
和中小轮胎企业比起来,大型轮胎企业通常价格波动会比较小,同时市场价格反应相对较慢。像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这些大型轮胎企业,橡胶原材料基本都是以期货方式购买,而且长期保证自己的库存。于是当轮胎市场开始涨价的时候,他们依然可以很好的控制成本,不必跟风涨价。
因此,要确定整个轮胎市场价格是否真正正在上行,一定要根据大轮胎企业的价格走势来判断。中小轮胎企业涨价,应该属于正常市场波动,很难影响整个轮胎市场价格走势。另外中小轮胎企业涨价一直存有跟风炒作嫌疑,抓住了中国人买涨不买跌的心里,趁机造势促进销售。
针对本轮轮胎涨价疯潮,轮胎商业网做了一份市场调查,参与调查的都是轮胎业内人士,包括经销商、零售商和轮胎企业工作人员。调查结果表明:只有21%的人认为这是市场需求下爆发的涨价潮,有35%的人认为难成气候,小打小闹;有43%的人认为这是市场正常价格动荡无需大惊小怪。
对于本轮涨价,轮胎店零售端反应也不温不火。一些轮胎店老板表示:业务量并没有显著增加,生意平平常常,涨价并没有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因此不会考虑大批量进货囤货,维持正常货物流量就可以了。
另外,一直火爆的重卡市场,受到政策以及市场行情的影响,11月份销量首次同比下滑。第一商用车网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我国重卡市场共约销售各类车型8.35万辆,同比下降9%,为今年首次同比下滑。分析师指出,除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外,四季度环保限产等措施下的需求下降成为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按照常理,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应该是轮胎市场逐渐转向平淡的时期。这样一股涨价风总是让轮胎人感觉不太正经。
(轮胎商业原创:责任编辑:je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