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轮胎商学院 > 产品管理
产品管理
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称霸全球奥秘和区别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14-04-03)          

 进入2008年后,当一些人在议论中国出口总额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时,美国《新闻周刊》却发表了一篇题为“众厂之厂”的文章。文章称,德国制造之所以称霸全球,在于德国人能把普通的金属敲打成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为了探寻德国制造的奥秘,《环球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德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尔曼?西蒙教授。 



“世界工厂”的制造者 


环球时报:西蒙教授,美国《新闻周刊》前不久发表了一篇讲述“德国制造业称冠全球的秘密”的文章。该文引用您的话说“中国或许是世界工厂,但德国公司是世界工厂的制造者”。您能否谈一下德国是如何制造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 


西蒙:实际上,我想说的是,德国和中国正成为全球化的两大赢家。正如《新闻周刊》提出的,德国的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看来会损害德国经济的国家———那些拥有廉价劳动力的新兴国家。其中,也包括“世界工厂”中国。 


目前,德国每年约有200家企业进入中国。在中国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区投资的德国企业约有4500家,员工总数达20万人。其中大多数企业从事汽车制造和机械制造。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购买汽车、机械设备的数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比如中国国内需求庞大,购买了大量德国汽车产品,其工厂还购买了大量德国高科技重型机械。即使中国在世界各地的项目,也用了不少德国机械。德国制造为其他发达国家提供了一种发展模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归传统制造业经济的模式,而不是中国的“世界工厂”或美国的信息产业。这不但没有削弱德国经济,反而给德国经济增添了动力。借助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德国在2003年后,5年稳居出口冠军的宝座。 


环球时报:2003年,德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机械出口国。美国媒体在研究德国制造业神话时,谈到了一种联合收割机,它由激光和卫星导航,能测出每平方米的产量,以调节下个季节所用的种子和化肥的数量,它每小时还能收60吨粮食。因此,尽管每台40万欧元的价格比同类顶级收割机高1/3,但其订单已排到了2009年。请问,类似的高端产品,德国制造在哪些方面超过了美国制造? 


西蒙:美国曾是世界最强大的制造业中心,从刮胡刀、洗碗机,到化工、钢铁,到汽车、飞机,几乎所有机器加工制成品无不带有“美国制造”的标签,这一趋势延续了大半个世纪。如今,德国制造在重型机械、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等领域,已领先美国。比如,医学技术、自动化设备、汽车技术等。 


如果查看最近几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我们会看到,德国企业上榜的数量比美国、日本少很多,甚至比不过英法。这说明,德国大企业在全球并不占太大优势。而德国的中小企业规模较10年前扩大了2.5倍;市场占有率较最大的竞争对手高出2.5倍;创造了100万个就业机会。现在,有近1200个中小企业的排头兵都已成为世界市场上的顶尖品牌。这也是美国制造无法比的。像生产卷烟机器的豪尼公司拥有全球市场90%以上的份额。 


在20世纪90年代IT浪潮中受益的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因为软件价格的下降而丧失了发展的劲头。德国制造业因坚守传统制造业而受益。 


高科技+完善服务 


环球时报:曾有人预言中国是德国制造业的“终结者”,但事实恰恰相反,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为德国制造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速成长的市场。甚至在一些中国产品称霸世界的领域,如门锁,德国产品居然也能打入中国市场,请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中国产品输在了哪个环节上? 


西蒙:没错,低成本可以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优势。在我看来,要保持住自己的优势,中国企业还得提高自己的质量———有超群的产品质量。当然,质量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它还包括服务。对于服务密集型的产品,提供全方位的较好服务是不可或缺的。从长远来看,中国制造不能仅仅依赖模仿,他们必须成为创新者,并对市场进行正确的定位。

 

 可中国企业很少仔细地分析外国市场。很多中国企业也常常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这会导致一些错误的行动———急于进入到其他领域。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专注是成为世界领先者并保持这种地位的唯一道路。德国产品更能迎合客户需求,产品质量更高并且提供终身保修、系统整合和更新服务。客户如果有问题,可以和所购机器的“跟踪工程师”直接联系,进行咨询。万一机器出现故障,技术专家会飞往全球各地。 


把低端产品和高科技产品以及完善的服务打包出售是很多德国公司成功摆脱与中国产品竞争的方法。比如格拉斯公司在出售收割机的同时还提供农场管理软件。 


德国受到来自日本和中国的挑战 


环球时报:美国经济学家彼得?舍特说,只要德国工人能保证产品质量,中国产品就根本无法与其竞争。请问,在德国制造业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谁的作用更大,他们对德国制造的贡献是一个怎样的比例? 


西蒙:我更愿意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的作用归纳成三个同心圆,最核心的层面是强势的领导,他们都有雄心勃勃的目标。第二层面是公司经过精挑细选的非常有积极性的工程师和管理层。他们强调持续不断的创新,而且强调依靠自己内部力量来实现创新。第三层面,也就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层面,技术工人。他们必须是忠诚的雇员。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努力,这就需要雇员和公司一起成长。 


环球时报:二战以来,德国制造业是否陷入过困境,是否面临过来自其他国家的巨大挑战?德国人是如何做的? 


西蒙:二战后的一片废墟上,数以万计的德国企业应运而生,不仅成为德国战争赔款的主要产品来源,还成了“德国制造”和“德国奇迹”的主要缔造者。 


在上世纪70年代全球经济滞胀的情况下,德国中小企业进入第二次创业的艰难时期。在80年代中期,德国制造再次崛起。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使德国形成庞大的社会中产阶层,形成均衡的社会贫富水平。但20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制造的崛起,德国制造遭遇前所未有的竞争。不过长期以来,日本都是依靠引进欧美国家的科技成果,然后加以消化和吸收,在当今特别需要技术创新的时代,日本自然就落在了后面。在日本的整个科研中基础研究的比重只有14.5%,而美国与德国大约分别占50%和40%。如今,中国制造又成为德国制造潜在的竞争对象。目前看,中国产品和德国制造的差距正在缩小。可以说,中国的竞争激发了德国生产更好、更具价值的产品。 


向“欧亚企业”转化 


环球时报:德国经济没有像多数发达国家那样追逐高科技产业、服务业和金融业带来的滚滚红利,也经受住了发展中国家廉价商品的冲击。德国制造业的前进动力是什么,它最担心的是什么? 


西蒙:企业的全球化,使人力资源成为德国制造的最大挑战之一。特别是企业在走向国际化过程中怎样打造一支忠实的、有知识和能力的、适应多国市场的人才队伍。德国制造面临的挑战还在于,把自己从“欧美企业”转化为“欧亚企业”。德国很多企业典型的业务比例,现在是欧洲和美国占70%,今后需要改变为欧洲和中国占70%。这将对企业文化造成巨大影响:对一些企业而言,中国已成为第二故乡。 


保护企业的独一无二也是挑战 


环球时报:德国的宝马公司和经营汽车零部件的博世集团的技术创新在全球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中占1/3。德国人的创新精神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西蒙:创新对于公司的成功最重要。比如,西门子是全球所有大公司中人均拥有专利数最高的公司,大约每百位员工拥有10项专利。德国公司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保持紧密联系,在沼气、风能和纳米技术等新领域的崛起,也表明了它们的反应相当迅速。德国人的创新精神当然不是与生俱来的。奔驰公司每年的研发经费占其营业额的4%,而很多中小企业每年的研发经费占其营业额的10%—20%。 


环球时报:德国制造给您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德国制造在称雄全球的道路上能走多远? 


西蒙:过去10年,西门子、大众汽车等公司的裁员、董事会纠纷及腐败丑闻占据了德国业界新闻的头条。但德国中小企业却成为所在领域的全球领袖,年增长率达到10%。 这些小公司是德国经济的核心。这些隐形冠军有着一些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点:大力关注能让它们占据统治地位并在高成本的德国继续生产的细分市场;拥有开拓新市场的全球战略,以及亲力亲为的创新和生产方式;通常是家族企业或私营企业,以确保连贯性。 


虽然目前美国经济持续低迷让德国的经济增长放慢,但借助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强大需求,德国制造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仍会高歌猛进。

      【研究院·微研究】到底什么是“德国制造”

 

一说起德国制造,大家都觉得好,大到汽车,小到螺丝刀,但他们为什么好,到底好在哪,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

德国制造的口碑是建立在一个非常有意思而且关键的观点上:不相信人。德国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人都会犯错,都会有误差,特别是在生产环节,这些人引入的负面影响经过流水线的每个环节逐级放大,必然会最终影响产品的品质。

 

因此整个产品的生产工程中,人的因素越多,最终产品出问题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德国人提高品质的思路非常直接,就是在生产环节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人的天然影响降低到最小,把每件事情都分解成机器(或者人像机器一样动作)能简单执行的。换句话说,就是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只要机器能做的,在成本合理的范围内,就坚决不让人做。

 

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的不同到底在哪

 

流程化:上图是大众汽车1969年的生产流水线,自动化程度比现今国内很多车厂的自动化程度都高。生产流程化的核心目的就是把生产过程切分成非常细小的片段,每个片段都遵循严格的顺序加工,片段之间用自动化的传动装置连接起来,每个片段简单到不需要人工操作的时候,就被机器取代了。另一个行业的例子,说起软件公司,大家都记得微软之类的美国公司,但是做流程软件最成功的却是德国的SAP,他们把企业(甚至非生产型组织)内部所有流程都固化到软件里面,把企业里面每个人都通过软件固化到一个功能,最后完成了企业的可靠高效运作,这就是流程化的威力。(我想企业里面用过SAP的ERP系统的人,特别是财务采购之类的肯定特别熟悉)

 

可测量:上图是Carl Zeiss在1973年推出的三维测量仪器,精度0.5微米,给精细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能优异的各种测量仪器仪表也是德国人造的比较好。他们希望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可以精确测量到产品和生产线的各种问题并及时纠正。通过这些测量手段,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反馈回路来保证生产的产品品质波动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这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前提。另一个大家熟悉的行业的例子,德国人的厨房比咱们中学生的化学实验室设备还要多,所有食材都是要用精确测量的,当然,所有加工时间和关键环节的加工温度也是需要精确测量的。

 

自动化:自动化就是把人类不擅长做的重复易错的交给机器人。上图就是德国著名的Fraunhofer Institute工业服务部心目中的未来工厂的照片。有什么特点:工厂完全是机器自己在生产,而人的作用被形象化为两种:一是做生产规划,下达生产指令;二是给机器打下手帮助保持生产线高效可靠运转。

 

职业化:举个例子,有一个德国的老工程师,没有什么学历,从德国的职业教育学校FH毕业后就在机械工程师岗位上干了三十多年,德国所有核电站的蒸汽轮机都是他负责安装调试的。在部门里面非常受尊重。(上图核电厂蒸汽轮机的大小可以从旁边梯子得到直观的对比)这种知识经验的积累对于可靠的生产和工程质量事关重要。

 

工具化:大家都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德国人喜欢工具,几乎可以说做每件事情都有专门的工具,而他们的家中几乎都有自己的工具箱或工具室,他们喜欢自己制造东西,小到孩子的玩具、家中的家居,大到自己的房子。

 

德国制造那么多,说实在的,我觉得德国制造也有其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制造业并不适合制造快速消费和变化的产品,因为但凡一个产品使用寿命就是20年以上,这让回头客很尴尬。

 

德国制造的现状

德国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也就是说一座工厂里面没有一个自然人,所有的工序从进料,生产,质量检查,成品包装,货物堆栈全部由机器完成。整个车间几乎只需要有一个人监控,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生产。作为“操作工”其实本身就是工程师,他只需要按下按钮和定期排错。

 

德国制造的思维

有个故事:一个朋友找一位德国同事问路,德国同事很nice的跟我说,你等1个小时来找我,我要上网查一查。想想无非就是google一张地图,然后打印出来。结果一个小时回来,发现她不仅打印好了地图,标记好了路线,甚至还标记上了哪里会比较容易走错,最后用一个塑料封皮非常精致的套好交给我,最后用一张便签纸写好她的电话,交给了这位朋友,并且说,找不到路,随时可以打电话过来问。

 

德国同事只要是为别人提供service的时候,他一定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他像我索取这个service,他真正需要的都是些什么”。反过来看一些中国同事,很多时候只是把为别人提供service当做一个任务,最主要的要求达到了,在deadline之前对付对付就可以了。

 

这种想法大到做产品的角度会变成什么。同样是做汽车,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四个轮子,能跑。普通的思路是,只要是四个轮子,能跑的,其他材料能省就省吧,赚钱第一。德国人的思路会是,如果我是驾驶员,那么在驾驶的时候,除了四个轮子,能跑,我还会需要什么。

 

德国产品的奥秘

设计:欧洲人崇尚低调的奢华,尤其是在上流社会中,夸张的LOGO和设计最不讨喜。而德国制造就完美切合了这种消费心理。以德国的钢笔(LAMY、宝丽金)为例,最简单的设计往往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喜爱。而代表工业设计最高水平的红点奖中,德国实用又低调的产品总是最受欢迎。

 

品质:是产品的灵魂,德国人对品质的追求几乎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不过,这种追求并不止于产品外观,德国人往往在越是看不见的地方就越发仔细。在慕尼黑的宝马博物馆中陈列着这一奢华汽车品牌的早期发动机产品。我看见上世纪20年代生产的一台星型发动机上,每个螺栓都用铁丝线连接,工程师出身的家父告诉我说,这样可以保持每个螺栓的力矩相等,由此就不难解释德国制造称霸全球的原因了。

 

技术:毋庸讳言,正是看中了德国的技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才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亲近德国。在这个工程师和科学家立国的国家里,男女老少对科技的热情可以从每年各种各样的博览会中窥见一斑。就连即将到来的慕尼黑啤酒节,也有展示最新技术的展台。

 

服务:也是德国制造的一大法宝。一般而言,购买了德国公司生产的产品,售后服务都能得到保障。“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我们,”而德国产品虽然在一定时间内有着随时可以退货的服务,但出现的退货率却寥寥无几。而服务态度是让人最能直观的感受到的。

 

德国产品到底好在哪

真正的德国产品质量源头在于对细节的把握和精益求精,很多德国企业追求的并非是财富的积累,而是科技和产品的实用性,所以几乎看到不德国本土有哪些产品的广告绚丽多彩,或外包装精美诱人(除了知名的全球化产品)。

 

德国产品很少去以价格竞争同行业产品,一是有行业保护,二是所有人都知道,价格并非决定一切,甚至有可能让整个行业都陷入恶性循环,他们更愿意在保证利润的同时,让利润转化成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完善上。

 

德国的产品更新换代并不快,但关注每一个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几乎没有一个德国公司可以一夜暴富或是成为全球焦点,他们往往是专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种产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很少有“差公司”、“假货公司”,他们拥有百年历史的小公司很多。

 

我们不说汽车这样的大家熟悉的德国代表产品,说一些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德国小物件和服务,来看看德国产品到底好在哪。

 

儿童食品:所有凡是和食品有关的产品,特别是儿童食品,在安全性上,从配料到生产加工,再到出售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检验。以奶粉为例,德国奶粉不允许3岁以下儿童所食用的产品中含有人工添加香料甜味剂等,并且所有奶粉是不允许做大量广告宣传,而所有奶粉都视为药品监管行列,除了奶粉外很多母婴产品也都被只允许药店出售。

 

成人食品:成人食品和儿童食品一样都有严格的检验和规定,比如德国巧克力,所有的德国巧克力都被规定要使用天然可可脂作为原料加工生产。众所周知巧克力中的天然可可脂可以防止心血管疾病,但很多厂家为了节省成本使用人工代可可脂,而这种代可可脂导致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等。

 

护肤品:德国很多护肤品牌可能没有法国的知名度高,但我所了解的几个有名的德国有机护肤品品牌,比如德国世家和维蕾德,都为自己的产品建立了有机植物园,专门为产品提供有机原料,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清洁剂:清洁剂本身都含有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危害或多或少,但德国本地生产的非工业用途化学产品,如清洁剂、洗手液、洗洁精等,除了有清洁杀菌的功效外,绝大多数都采用生物降解技术,也就是说,靠微生物分解其中的化学成分,将化学对人体的危害降到最低。

 

厨房用具:很多人质疑为什么德国一个锅就要几千元,到底贵在哪,其实德国的锅具不仅仅是因为材料质量和生产加工优秀,还有很多其中都蕴含了科技。比如喜力特的锅具具有天然抗菌和耐高温属性,而菲仕乐的锅具则要经过9000道工序生产加工,节能环保,极佳的传热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用德国的锅具一根蜡烛就可以做一顿佳肴。

 

生活用品:其实最能体现德国制造的产品就是它的生活用品,讲究的就是一个品质生活的概念,比如保温壶,简直就是集功能、科技、设计为一身的艺术品,再比如滤水壶,德国有一个品牌的滤水壶既能过滤无机有害物,还能过滤有机有害物,且滤后的水质富含镁元素。

 

德国的小家电:博世Bosch,博朗Braun,美诺Miele,西门子Siemens这些品牌足以代表了德国家电高品质精髓。甚至他们的科技含量不少于他们的汽车技术。比如博朗的负离子技术,美诺的外设蒸汽发生器技术等等。

 

德国的保健护肤品:几乎著名的德国保健护肤品牌都有自己的实验室和植物种植园,来保证取材的天然有机品质和产品提炼技术,而且部分产品智能在当地药店购买。这点与很多著名品牌不同,德国人把钱用在研发和品质上,而非广告和推广上。

 

产品相关服务:产品服务本身依托于完善的保障制度和保险制度,因此所有的产品都会有完善的售后和其他服务,比如在网购的过程中,承担第三方的物流服务人员是绝对不会乱扔包裹导致包裹破损,或是送货态度恶劣。

 

这就是德国制造,不追求价格,但追求价值,不追求外在,但追求细节,不追求广告,但追求口碑,不追求速度,但追求质量。

上一篇:怎么又是德国人! 下一篇:联想“智能电视”靠谱吗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