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轮胎市场的惨,经销商和零售商体会最深。不少经销商在年初囤的货连5成都没卖出去。不过即使行情再差,多数轮胎人还是能够履行约定按时还款,但是仍有不少轮胎企业因拒不履行义务成为失信被执行人。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共有44家轮胎行业相关公司被列入黑名单。
(海报)
44家企业其中有不少轮胎店已经在相关网站显示为经营异常,他们中大多数被列为失信企业的原因多与货款拖欠相关,其中部分轮胎店拖欠的货款金额不足10万元。
多家胎企6月入榜
从公开数据可以看到,6月登上失信企业名单的轮胎企业占了总数量3成之多,企业也几乎以轮胎店和经销商为主。2021年下半年行情急转直下,经销商和门店的资金压力徒然增加,而今年一季度下旬,行情变得更加糟糕——自3月之后不少轮胎店受临时关停以及运输业不景气下替换需求减少影响,库房里的囤货出货率极低。资金越来越紧张之下,不少门店不愿意再履行此前的结账承诺。
扯皮之下,多家轮胎店被告上法庭,最终登上失信企业名单。在公开信息中可以看到,不少轮胎店的所欠货款仅有几万元。在此前的盘点中,小数额欠款几乎很少出现,这也足以让我们看到目前轮胎门店的生意想要维持到底有多艰难。
知名轮胎企业也上榜
此外,在二季度的“黑名单”里,我们还看到了不少熟脸。5月,重整成功的杭州富阳富轮轮胎还是没有还清此前的一屁股债。此次让其被列入失信企业的原因是一笔277.6万元的民间借贷纠纷。不过目前,富轮的难关还远不止这一个——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富轮作为“被告”已经陷入了3场纠纷。
此外,不少我们较为熟悉的轮胎企业也纷纷在5月登榜失信人名单,除了货款纠纷外,不少企业还陷入了近千万元的工程欠款纠纷。轮胎门店在为货款发愁,轮胎厂则既要为货款和市场头疼,也要为产能扩建费用发愁!不过这些永远不是轮胎企业赖账的理由!企业经营,诚信必须放在第一位!
老牌轮胎厂也登榜
除了想要发展而借钱扩建或者赖账让自己深陷经营泥潭,不少企业也因为产品竞争力不足,导致销路衰退,库存积压而造成资金链断裂,最终资不抵债,无力再支付各项经营费用。在今年第一季度的17家失信企业中,我们就看到了不少老牌轮胎厂上“黑名单”,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青岛黄海轮胎厂。上半年,黄海轮胎厂执行标的高达378万元以上,2022年3月15日,青岛黄海轮胎厂以“其他规避执行”这一情形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老牌轮胎厂进入黑名单其实早在2015年左右就有征兆,由于产品缺乏轮胎核心竞争力,轮胎名厂也会面临业绩下滑的危险;加之各类借款和货款纠纷,最终耗尽了企业的最后一丝气力,在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后不久便深陷破产危机。
债务危机让企业深陷泥潭
此外,费尔斯通(山东)由于未履行其需要承担的金斯坦1200万债务和其29万余元的债务的连带清偿责任而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及至目前,不少山东地区的轮胎企业还未能从此前的“互联互保”阴影中走出来。不少轮胎企业因为其互联互保关联企业的经营失利而背上巨额债务,让这些企业的经营步履维艰。
而企业一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除了会对其征信产生影响,还会让企业法人被禁止高消费行为,包括搭乘飞机、列车等,限制贷款及办理信用卡。此外,一旦账户有钱,就将会被划走,填补欠款的窟窿,对于企业正常经营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下半年又有几家会入榜
目前,已有企业进入7月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虽然7月的数据大多是对上半年企业经营情况的反馈,不足以说明下半年的真实经营情况,但由于今年上半年轮胎行业的状况实在太过糟糕,因此不少做小本买卖的轮胎门店已经走到了岌岌可危的破产边缘。
而看到这份榜单最提心吊胆的企业想必就是不少轮胎厂和轮胎经销商。毕竟这些未履行的金额多与货款未结相关,这就意味着如果曾与榜单上的企业合作,自己的货款何时到账已成为未知数。前世之事,后事之师,为了不成为失信企业,轮胎经营者们就必须学会保障资金链安全,而轮胎厂更要依靠核心竞争力提高自己在市场的占有率,让自己立于江湖不败之地。
投票:
下半年会有几家轮胎企业进黑名单?
A.50家
B.100家
C.150家
D. 不知道
(原创,责任编辑: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