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徽合肥高新区的德国马牌轮胎工厂,每天可生产轮胎1.7万条,一个月的产量可绕巢湖6圈(每圈160公里)还多。该工厂的二期项目产能由400万条胎增加到800万条,轮胎型号由原来的99种增加到165种,积极推动三期项目建设。这里是马牌轮胎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工厂,待三期达产后,一年可生产1400万条乘用车轮胎。而该扩产计划将会在2017年完成,这是该工厂从2011年投产后的第二次产能扩张。
工厂每天生产1.7万条轮胎
时间回到2007年,经过对全国20多个城市长达2年的调研后,德国马牌轮胎的母公司德国大陆集团最终选择在合肥建立其在中国的第一家轮胎工厂。这是近几年来外商在合肥直接投资最大的项目,投资1.5亿欧元(相当于15亿人民币)。从2011年5月一期工厂开业,马牌轮胎在合肥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现在3期正在建设。“目前日产量达到1.7万条,三期投产年产量可达1400万条。”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麦克·伊格纳介绍说。
马牌轮胎在全球的16个工厂中,合肥的工厂是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个,从原材料入库到蜜炼、蒸馏……500米长的生产线上只有几个工人。德国企业以严谨、对细节苛刻著称,马牌轮胎的落户不仅提升了合肥制造的水平,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还带来了很多上下游供应商,对整体产业的提升也非常明显。“合肥工厂用的也是最先进的德国进口机器,这里的员工无可挑剔,我们期望能生产出比‘德国制造’品质更好的产品。”
另外,马牌拟建项目总投资82228万元,在现有厂区北侧新征土地10.7万平方米,拟建项目实施后,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将形成年产1500万条子午线两轮轮胎的生产能力,其中高等级山地自行车轮胎600万条/年、公路自行车轮胎600万条/年,城市车轮胎300万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