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将‘废轮胎综合利用’作为博士论文题目时,当时这还是个上不得台面的话题,但随着技术发展,已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7月23日,在盐亭县举行的中国(西部)轮胎资源循环利用发展论坛上,四川大学高分子化学所所长助理张新星教授的一番话,得到了参会嘉宾的认同。
据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会长朱军介绍,2015年全国废旧轮胎产生量在3.3亿条左右,重量达1200万吨。事实上,废旧轮胎“一身是宝”,可以生产出再生橡胶、橡胶沥青、防水材料等产品,在高温下,还可以分离提取燃气、油、炭黑、钢铁或直接热能利用,产业潜力很大。
目前来看,国内轮胎循环利用行业起步较晚,规模小且分散,行业发展水平低。四川每年产生废轮胎约50万吨,大部分通过中小型回收企业处理加工,新的应用技术难以得到推广应用。“好消息是,最近四川已有两个轮胎循环利用产业园启动建设,有助于形成产业链规模效应。”朱军说。7月以来,绵阳市盐亭县和广安市先后签下轮胎循环利用产业园项目,投资额均在10亿元以上,建成后每年可处理35万吨的废旧轮胎。
有关专家表示,堆积如山的废旧轮胎不仅有明显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而比火灾更严重的危险是污染地下水源,一旦污染地下水源,将会危及所有生物的生存。另外,轮胎除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外,其数量的急剧增加正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污染,给环境保护带来很大挑战。在一些地区,废旧轮胎甚至被用作燃料,严重的污染使周围寸草不生。由于其构造和成分的特殊性,露天堆放的废旧轮胎一旦燃起便很难控制和扑灭,并且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和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废旧轮胎所造成的污染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生存性问题。
废旧轮胎在业内被称为“黑色污染”,其回收和处理技术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也是环境保护的难题。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5亿条左右的轮胎报废,每天都要产生400多万条的废旧轮胎。世界头号汽车工业大国美国一年报废轮胎就有3亿多条,欧洲每年也有超过两亿条的轮胎报废,日本有1亿多条轮胎报废。
如何才能够很好地处理这些废旧的轮胎,或者如何能够将废旧轮胎重新利用起来等,成了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责任编辑:je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