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汽车异响都是汽车故障的暗示,需要车主们仔细排查,排除一定的安全隐患。就比如轮胎,开车的时候“噼里啪啦”一阵乱响,停下来又没声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难发现,我们的轮胎缝中都经常卡着一些小石子,声音就是这些小石子产生的。而许多车主即使发现了也不以为然,觉得这都是小事。其实抠石子是一项常规的爱车维护,细心的车主会经常检查爱车的轮胎,爱车在行驶一段时间之后,轮胎的花纹里总是嵌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子。有的车主会定期检查一次把它们抠下来,但是有的车主觉得麻烦,从来也不抠。
虽然说缝里的多是些小石头,但是这也预示着您的轮胎爆胎的几率更加大。每一次碾压过路面,缝里的小石头会越压越深入,如果带有点锋利的话,很可能会把轮胎外层的橡胶刺破导致漏气现象,高速行驶的话更加危险。
轮胎的缝是为了下雨天能够更好的排水。如果轮胎上这些缝槽遭小石头堵住的话,车辆行走在雨天道路上,排水能力大大降低,这会导致轮胎抓地力下降,从而最后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比较危险。
显然清理轮胎上的石子是很有必要的,那应该怎么清理呢?切忌,不要用尖锐的工具以免带来二次伤害。现在也专门有抠这种小石子的弯钩。
有充气工具的话,最好先把车子轮胎的气放掉一些,这样会让下面的挑小石子工作更加容易开展,接着用尖钳子和一字螺丝批,把小石头慢慢挑出来,或者敲一敲就掉下来了,再重新打气,就可以搞定了。
如果卡的石子很多,一个一个抠十分麻烦,这时候可以直接去汽服店,让专业人员将轮胎放气,然后再轻轻拍打轮胎石子就下来了。
对于时常行走多种路况的车主们可能得多留意自己轮胎上的这些小石子,小编建议大家,时不时还是应该清理一下,养成好习惯,有备无患。
另外,其实有一定车龄的朋友都知道,汽车轮胎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养护,因为在行驶过程中汽车的轮胎会产生磨损,若不及时槛车养护会导致危险发生。检查时要同时观察轮胎表面是否有裂痕或划伤。最好还戴上手套伸到轮胎内侧,检查是否有可疑的痕迹。只要发现丝毫可疑之点,要立即请车行作详细检查。有毛病的轮胎不要舍不得扔。假如发现轮胎表面磨损情况不正常,应想到可能车轮的前束调校有问题,要去修理。
轮胎磨损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外侧边缘磨损
原因:如果轮胎的外侧边缘有较大的磨损,说明轮胎经常处于充气不足的状态,即压力不够。
解决办法:多检查几次轮胎压力。可能的话按“高速公路”标准充气,即比正常标准再多加3万帕。
2、凸状及波纹状磨损
原因:假如发现轮胎着地部分的两侧呈凸状磨损,而且轮胎周边也呈波纹状磨损,说明车的减震器、轴承及球形联轴节等部件磨损较为严重。
解决办法:建议您在更换轮胎前,先检查悬挂系统的磨损情况、更换磨损部件。否则,即使更换轮胎也无济于事。
3、表面均匀磨损
原因:轮胎的均匀磨损是正常现象,一旦花纹磨干,说明轮胎必须更换。
解决办法:如果磨损已达轮胎花纹的标准深度,就要更换。同一根车轴上不同轮胎的磨损差别不得超过5毫米。
4、轮胎内的“暗伤”
原因:车辆与硬物发生冲撞后,或在瘪胎状态下行驶后、轮胎的橡胶层会有严重划痕,影响密封程度。
解决办法:在此情况下轮胎会漏气、破裂。如创面较小可以修补,以应不时之需。但若想长途行驶则必须立即更换。
5、中心部分磨损
原因:如果发现轮胎着地部分的中心面积出现严重磨损的情况,这表明轮胎经常处于充气过满的状态,这会加速轮胎的磨损。
解决办法:检查一下压力表是否精确、调整好压力。只有在高速行驶或载重行驶的时候才需给轮胎过分充气,在一般状态下则大可不必。
6、轮胎侧面裂纹
原因:保养不善或行驶于多石子的路面及建筑工地上,以致坚硬物体接触到轮胎、在重压下造成了轮胎内层的破损。
解决办法:如修理费用不太贵,以更换轮胎为妥。现在的轮胎比原先更娇气,要妥善保养。
7、轮胎出现鼓泡
原因:轮胎内层有裂纹而造成气体通过裂纹达到表层、最终会导致轮胎“放炮”。
解决办法:最好及时更换轮胎,特别是在驾车跑长途的情况下。
8、轮胎内侧磨损
原因:轮胎内侧磨损、外层边缘呈毛刺状。常见到一些旧车的悬挂系统不良,使整个车身深陷下去。这表明轮胎变形、两个轮胎的对称性己受影响。
解决办法:最好把减震器、球形联轴节等配件全部更换一下。如费用太高,则应先请专业修理工调校前桥与轮胎的角度。
9、轮胎局部磨损
原因:如果轮胎表面只有一块大面积磨损,说明是紧急刹车时别住车轮所造成的,而如果前后轮有两块相同的磨损,就说明鼓式刹车有问题了。
解决办法:必须更换轮胎。为应付急用可以把旧轮胎暂时换到后轮,以保证安全。
正如轮胎中的小石子,并不起眼,但却会让你不胜其扰,选择了错误的品牌与售后也会让你的驾驶生活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困扰。选择一款高性能、更安全、服务周到、品质优良的汽车才是避免纷扰的绝佳选择。
责任编辑:Ele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