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渠道
市场渠道
中国轮胎兴亡史——黄海橡胶的前世今生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19-07-22)          

2019年4月10日,重整后的黄海橡胶第一条轮胎下线,拥有86年的黄海橡胶以“共享工厂”的形式开启了新的征程。



黄海橡胶的前身是青岛第二橡胶厂,是国内“轮胎4大家族之一”(轮胎4大家族:国营第一橡胶厂、国营第二橡胶厂、上海大中华橡胶厂、正泰橡胶厂)。青岛第二橡胶厂始建于1933年,当时名为齐鲁公司青岛橡胶厂,后为山东橡胶总厂。1952年将自行车胎、胶带、胶鞋等产品剥离出去,改称国营第二橡胶厂(青岛),而后第一家改扩建为年产60万条的专业轮胎厂,1958年同国营第一橡胶厂一起下放地方,改称青岛橡胶二厂,1980年年产量达到98万条。青岛橡胶工厂在90年代后期改制为黄海橡胶有限公司,而后划入中国化工集团。


普利司通带来轮胎厂


1933年的青岛,人人都在谈论胶皮家,胶皮家指的是沧口下街北头的一家橡胶厂-青岛太阳鞋厂,这家鞋厂是由日本橡胶株式会社在青岛沧口下街北端征用营子村土地筹建。

1938年,普利司通(时称石桥)轮胎工业公司在青岛太阳鞋厂增建轮胎和帘子布工厂,轮胎年生产能力12万条。1940年两个工厂分开,普利司通在轮胎和帘子布工厂成立了石桥(普利司通)轮胎工业公司青岛工场,并增添了胶带及胶管生产设备。1944年2月 两家工厂再次合并,建立了青岛橡胶工业株式会社,年产轮胎2.3万条,胶鞋340万双,自行车和力车胎86万条。除了胶鞋和轮胎外还生产V型皮带、机械用皮带、输送带、各种胶管、棒球、皮球、绝缘胶布和医用手套。

从某种意义上讲,普利司通是第一家来中国建厂的外资轮胎企业,也正式普利司通成就了后来的黄海橡胶。


30多年的国内轮胎“二厂”


抗战胜利后,紧接着爆发解放战争,青岛橡胶厂只能是勉强维持生产。知道1949年6月青岛解放,青岛橡胶厂由青岛市军管会接管,工厂利用较短的时间恢复了生产。在抗美援朝期间青岛橡胶厂作为国内最重要的轮胎厂研制生产出了飞机轮胎,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8月,朱德元帅亲临该厂视察。


1952年-1963年该厂多次更名,山东橡胶总厂第一厂——山东橡胶总厂——国营第二橡胶总厂和国营第二橡胶厂——国营青岛第二橡胶厂(1960)——青岛第二橡胶厂(1963)。青岛第二橡胶厂一直沿用了30多年,在国内轮胎行业“二厂”也几乎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第二”是全国第二,青岛是没有第一橡胶厂的。

1952年,国家投资对该厂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在此地建设了生胶炭黑仓库等建筑设施,同时兴建了职工宿舍,以及相关的生活设施,甚至兴建工厂子弟小学,使该厂成为了一家专业的轮胎工厂。1954年,该厂轮胎产量已从52年的20万条达到60万条,成为国内最大的两家汽车轮胎生产厂之一。1956年,成立了青岛橡胶工业学院和橡胶工业学校,为该厂和国家培养了大量橡胶专业技术人员。1958年,青岛橡胶工业学校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即后来的青岛科技大学。


支援国内轮胎厂为国尽忠


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1965年青岛第二橡胶厂划出三分之一的设备(20万条),600多人筹建了宁夏银川橡胶厂。现在的银川橡胶厂产能达到百万条,是佳通轮胎一个重要生产基地。

1969年再次帮助建设泰山轮胎厂,同年为配合中国第二汽车厂建设,在湖北十堰支援建设了东风轮胎厂,现在是青岛双星的主力工厂。1971年又派出大量人员支援鲁西南肥城橡胶厂,还为越南、朝鲜和新疆、河南、山东、湖北、海南等国家和省份参与援建和培训轮胎技术和生产人员。

在中国轮胎的发展道路上,青岛第二橡胶厂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66-1976,十年间青岛第二橡胶厂生产轮胎产量625万条。1973年轮胎产量达到65万条,用胶量1.41万吨列全国橡胶工厂第一。青岛第二橡胶厂是国内较早开始自主研发试产半钢丝子午线轮胎的企业,采用完全自主技术生产的半钢子午胎最高年产量达到36万条。


光辉岁月完成上市


1987年青岛第二橡胶厂轮胎产量达到1103027套,突破百万大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青岛第二橡胶厂开启了辉煌岁月,屡次受到国家高度奖励,那时的青岛第二橡胶厂风光无限,是中国轮胎行业一颗耀眼之星。1993年,该厂引进意大利倍耐力技术的年产30万套载重子午线轮胎项目正式完成投产,为国内较早的全钢子午胎生产线,是亚洲开发银行在中国的第一笔工业贷款项目,也是青岛市投资最大的拨改贷项目。该年被国家定为大型一类企业。

1994年7月,青岛市橡胶工业公司撤销,以青岛第二橡胶厂为核心组建青岛橡胶集团公司。集团辖有青岛第六橡胶厂、青岛乳胶厂、青岛同泰橡胶厂、青岛橡胶制品厂、青岛钢丝绳厂、青岛炭黑厂、青岛橡胶机械厂、青岛橡胶研究所、青岛橡胶供销公司、青岛橡胶机械公司等。2000年成立了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旗下的青岛黄海橡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海橡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使命完成搬离沧口


从1996年开始,黄海橡胶在城阳棘洪滩征地260亩建设炼胶中心项目,2002年又征地326亩建设橡胶工业园,这些都为日后的老厂区搬迁打下了基础。2005年,青岛市政府和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签署协议,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重组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响应青岛市政府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结合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橡胶板块青岛产品基地的发展规划,黄海橡胶从2007年开始规划老厂区的整体搬迁。历时5年之久,黄海橡胶从沧口全面搬迁至城阳棘洪滩厂区。2012年1月,黄海橡胶沧口厂区沧安路1路土地全部腾空交付青岛海创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至此,黄海橡胶在沧口这片土地的历史使命全部完成。


79年的时间里,黄海橡胶始终是沧口的骄傲,人们口中谈论的胶皮家,父辈们曾经穿过的胶皮鞋,在2012年戛然而止,黄海橡胶在沧口的历史结束了。

漫长的重组之路

黄海橡胶在上市之后,前几年还算发展的不错。但是在2005年接受中国化工重组之后,在2005和2006年财年连续亏损,为了避免在2007年再度亏损而遭摘牌,于当年5月向青岛市政府求救。因为在中国化工和青岛市政府在重组之前签订了协议书,约定在重组之前青岛市政府继续支持黄海橡胶的改革和发展。因此2007年11月,青岛财政局发文,同意免除代为偿还的亚洲银行开发 的项目的一亿多元的债务,这才帮助黄海橡胶在2007年扭亏,实现利润2227万元。


图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任建新视察黄海橡胶

然而2008年, 黄海橡胶再度亏损高达3.37亿元。同时在2009年,黄海橡胶在苦等了3年之后,因为中车集团3年承诺为兑现,资产整合梦彻底破碎。2006年1月,青岛市国资委将 ST 黄海第一大股东黄海集团90%和10% 股权分别以1552万元和173万元转让给中车集团和中国化工装备总公司。两家公司均为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国化工所属全资子公司。2006年9月9日,中车集团在对黄海橡胶的收购报告书中承诺:在收购完成后36 个月内,将以黄海股份为主导,对中车集团下属的各橡胶轮胎企业(包括中车双喜公司)进行整合。此举也是为了避免中车双喜投产后,与黄海股份产生同业竞争。


中车集团表示,依照其最终实际控制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化集团”)的战略规划,后者旗下6大专业板块公司的设立工作已自2008年启动,与黄海橡胶存在同业竞争关系的中车双喜已划转至橡胶专业板块公司。从中车集团层面看,两家公司原本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已不复存在,再考虑中车双喜的现有情况不具备注入条件,因此注资承诺事项可予免除。对于中车集团声称的“中车双喜现有情况不具备注入条件”,黄海橡胶曾致函中车集团,所得到答复称,中车双喜在经营发展中因存在3方面问题而无法注入:一是股权结构复杂,产权关系未能理顺;二是工程项目因建设原因未能按期投产达效;三是前两年生产经营出现一定数额的亏损。


如果从中化集团层面而言,黄海橡胶与风神轮胎、双喜轮胎等轮胎制造企业依然存在同业竞争问题。此时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中国化工有意遗弃黄海橡胶。

2010年4月,黄海橡胶发布公告显示,实际控制人中车集团拟以1.5亿元的代价购买公司全部资产负债。同时黄海橡胶将增发约1.623亿股购买内蒙古齐华矿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上述两项交易完成后 ,主营业务也由轮胎生产销售变为矿产开采加工,以及硫精砂、铜精粉、锌精粉、硫酸、复合肥的生产销售,此前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中国化工旗下从事橡胶轮胎业务的公司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将得到解决,黄海橡胶将从“轮胎老板”变成“矿老板”。


然而这个看似非常美好的愿望,最终还是给黄海橡胶泼了一盆冷水。自从黄海橡胶购买齐华矿业100%股权资产重组预案发布后,股票不涨反跌。据当时媒体记者调查,齐华矿业的前身是内蒙古北方矿业所属的炭窑口硫铁矿;2002年,炭窑口硫铁矿实施破产重组,山东两家公司出资5000万元成立齐华矿业。调查还发现,齐华矿业虽名为“矿业”,但为公司贡献大部分经营收入的却是化工产业,即复合肥生产;该类收入约占齐华矿业经营收入的六成左右,而矿石开采约占四成。


2010年10月,黄海橡胶发布公告,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原因是重组之交易对方青岛齐华公司函件称,不能及时取得国土部评审意见书,不能及时取得环保核查文件,无法办理土地使用证。经协商,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并承诺在未来3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2010年12月24日,负债累累的黄海橡胶打出自己最后一张牌,通过转让部分土地来获得6010万元的土地补偿款。当日黄海橡胶与青岛海创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企业搬迁与补偿协议》。根据协议规定,青岛海创以125万元/亩的净价款对黄海橡胶搬迁腾出的32053.5平方米(计48.08亩)土地予以补偿,土地补偿费总额(含地上附着物、地下附属设施残值补偿)为6010万元。这就是前面我们讲到的黄海橡胶搬迁。



当时的经济导报报导称:从8月起诉黄海集团到11月底的高层大换血,再到转让主要土地,黄海橡胶走好了资产整合的每一步,清除冗余资产,保留干净壳资源,为“重生”做准备。

2011年9月,原计划将ST黄海45.16%股权划转为自己直接持有的中车集团(ST黄海实际控制人),最终决定将上述股权以公开征集方式予以对外转让。这一部分股权是黄海集团为偿还中车集团的7.6亿元债务,有法院裁定转让给中车集团的。现在中车集团抽身离去,黄海橡胶不得不为这一部分股权寻找买家。此时,江苏凯威化工有限公司浮出水面,成为黄海潜在实际控制人。然而自凯威化工一露面便遭到多方质疑,凯威化工在截至2010年的连续3年中,净利润都未超过500万元,实际控制人所控制的其他企业中,也未有足够优质的资产可以注入上市公司。2012年2月29日,黄海橡胶宣布公司控股股东黄海集团与江苏凯威化工、上海永邦投资及新疆海益投资关于公司1.15亿股权转让事宜告吹。而随着本次股权转让计划终止,公司将另觅重组方。

经历了重组失败后的黄海橡胶,时刻面临着退市危局。2012年轮胎市场经济下行,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产品出厂价格下降的双重影响下,成本、价格呈双向挤压,这些对黄海橡胶经营目标产生负面影响。另外老厂区的“历史性搬迁”是公司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搬迁搬迁导致半钢子午线全线停产,同时,由于设备老化,开工严重不足,产量下滑严重。作为一家曾经辉煌的轮胎企业,现在似乎正在走向暮年。重组或许是黄海橡胶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对于黄海橡胶而言已经没有时间可耽误了,寻找内部重组方是最安全、最保险的办法。

2012年11月9日,停牌4个多月的黄海橡胶发布重大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公司将全部资产和负债出售给中车集团或其指定的第三方,作价1元。同时拟向化工科学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下称“天华院”)100%的股权。重组完成后,黄海橡胶将变身高端化工机械研发制造商。

2013年6月26日,黄海橡胶的重组终获国资委批复,如此一来黄海橡胶借此可放弃陷入困境的轮胎业务,同时也解决了其与中国化工集团轮胎业务板块间的同业竞争问题。


黄海橡胶二次创业

为了重组方案的交割方便,黄海橡胶设立了一个全资子公司。2013年9月,青岛黄海橡胶有限公司(简称:黄海有限)注册成立。从事轮胎研发、制造、销售等业务,承接上市公司置出的资产包及人员。之后,黄海橡胶全部资产、负债、人员、业务等陆续转移至黄海有限等公司。黄海橡胶甩掉了历史包袱,轻装上阵,步入了调整和二次创业期。

但是此时的黄海橡胶却因为经历重组造成了大量的员工流失由于种种原因,黄海橡胶的工资在行业内一直不高,因此1500多名员工在企业重组之时选择了“用脚投票”,离开黄海橡胶,而留下来的员工也是情绪低落,士气低沉。

黄海橡胶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后优化了薪酬结构,大量引进技术人才,同时在技术方面不断力求突破。2013年正值国内轮胎市场产能过剩的大环境,同时由于自身的原因,黄海橡胶的市场份额也在急剧萎缩,拿维修市场来讲,客户还不到10家。黄海橡胶采取了低价策略,以比较低的价位切入市场,通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增强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活跃市场。

2014年初,改革已经颇具成效,黄海橡胶开始收缩这种低价策略,恢复到了适中的价格。此外黄海橡胶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市场结构调整和市场规范。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增加了无内胎和轻卡系列的一些新的产品,丰富了产品链条。在市场方面,根据利润率情况,公司又适时提出了确保配套和出口,兼顾维修大客户的经营方针。

2015年随着中国化工对倍耐力的并购逐步落地实施,其业务具体层面的融合也逐步开始。2015年11月来自倍耐力专责团队一行8人进驻黄海有限,进行调研交流。黄海有限要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和橡胶公司的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后续的业务整合工作,要认真向倍耐力专责团队专家学习,全面提高各项技能与管理水平。


风神的买入与卖出


2016年,风神股份发布现金收购的资产,包括向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购买中车双喜轮胎有限公司100%股权、黄海有限100%股权。其中黄海有限的收购价格为1.19亿元。中国化工正在以风神轮胎为平台整合旗下轮胎资产。

然而仅仅两年后,2018年12月3日,风神轮胎董事会同意公司与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海集团”)签署《股权及债权转让协议》,风神股份将其直接持有的青岛黄海橡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海有限”)100%股权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风神股份对黄海有限的债权转让给黄海集团。交易作价8,007.60万元。黄海有限重新回到了黄海集团。


时间来到2019年,离开风神的黄海橡胶在3月与浙江天轮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采用了“共享工厂”的模式进行合作生产,至此黄海橡胶的生产线重新运营起来。4月10日,重整后的黄海橡胶第一条轮胎下线。而距离那个在沧口被人传颂的“胶皮家”“二厂”已经过去了86年。


参考资料1:青岛城市档案

参考资料2:橡胶技术与装备


(原创,责任编辑:Jeff)


上一篇:米其林工厂面临挑战 下一篇:小品牌轮胎命不久矣……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