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渠道
市场渠道
外资与自主品牌的游击战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20-07-17)          

标题:国产与自主品牌的游击战

轮胎起源于西方,意大利的倍耐力,法国的米其林,德国的马牌,美国的固特异都为轮胎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十世纪初,轮胎在日韩兴起,中国也拉开了序幕,中国最早的轮胎企业双星于1921年成立。

普利司通、米其林、马牌、固特异等轮胎巨头在满足本国市场后,也随着全球贸易化的推进,开始全球布局战略,当然中国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经过几十年的角逐,在轮胎领域,产品的技术含量、品牌影响力、企业的综合实力各有千秋,轮胎品牌已经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用户群,定位各异。

拿外资品牌来说,米其林、倍耐力、马牌,一开始就定位于高端路线,专注以豪华轿车、超级跑车为主,对轮胎的运动操控、驾驶体验要求极高,更多都是量身打造,这方面的轮胎产品价格较高;固特异、普利司通等品牌则实施上下‘通吃’策略,除了为各大车企的中高级车配套,在经济型车方面,也掌握着稳定的订单,可谓在轮胎市场游刃有余,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相比之下,国内的众多品牌轮胎企业,数量庞大,但具备综合实力的数量不多,以轮胎生产大省山东为例,目前,该省大大小小轮胎企业在500-600家之间,但能够排上名的实在少之又少。大多主攻海外替换市场以及国内配套商用市场。近年来,自主品牌纷纷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扩大产能,海外建厂,泰国和越南一度成为了香饽饽。


目前,中国已有赛轮、玲珑、中策、森麒麟、青岛福临、双钱、三角、江苏通用、浦林成山、贵州轮胎、新迪轮胎在海外建厂。


赛轮投资的越南轮胎工厂位于福东工业园内,是赛轮在海外的第一家工厂。工厂预计提供产能为780万条轮胎,供应给中东,亚洲和南美国家。拥有员工850人。正式开业是2013年的11月30号。


泰国玲珑,项目包括年产1200万套高性能半钢子午胎和12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线轮胎。泰国公司作为玲珑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填补了玲珑海外工厂的空白;同时也是玲珑公司未来“3+3战略”(国内3个制造业基地、海外3个制造业基地)的新起点,至此,玲珑轮胎的国际化战略驶入了快车道、迈进了新纪元。

 

中策橡胶泰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一期和二期项目总投资约240亿泰铢,将成为泰中罗勇工业区内最大的橡胶工厂。

 


贵州轮胎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在越南龙江工业园区建设海外基地,让“双基地、全球化”发展战略正式起航。2019年12月15日贵州轮胎海外年产120万套的高性能智能化全钢子午胎项目在越南前江省龙江工业园区开工。

 

 


2020年6月18日,金宇轮胎集团在越南西宁省福东工业园,为越南新工厂举行了奠基仪式。该项目占地40公顷,一期项目将具备年产20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生产能力。

越南SVI公司高级顾问陈玉仁对该项目寄予厚望,“相信项目建成后必将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就业,推动当地技术进步,进一步加深中越双方的合作,为西宁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外资品牌入驻中国,中国开辟泰国和越南市场,不仅仅如此,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也是轮胎企业的布局选择。普利司通可谓是全球撒网,除了以上的市场,在南非,土耳其,俄罗斯,西班牙,波兰,意大利,匈牙利,法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等都有自己的制造工厂。


行业大佬已经走出了一条全球化道路,此刻正在读文章的您是想跟随行业大佬的脚步立足国内市场,还是跟随脚步海外市场一个一个踩,又或者发现新的需求开辟新市场,成为未来轮胎行业的引领者呢?


(原创 责任编辑:Lisa)


上一篇:智能化正在使得中国轮胎工厂失去竞争力 下一篇:这个轮胎市场下降30%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