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改装赛事
改装赛事
实聊刹车和轮胎性能的配合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14-03-11)          

 倍耐力轮胎时代,轮胎管理是关注的一个焦点,但对刹车的工作温度也有同样要求。

关注这个问题,是在2012年新加坡站第38圈,舒马赫追尾小红牛维尔格尼双双退赛的事故;
最终,舒马赫被罚下站后退10位发车;
 
这里面有一个比较奇特的问题--从车载视频上,并不能发现舒马赫操作失当之处;
甚至有德国媒体进行了刹车点等等的相关比较(由 @MSC7 友情提供消息),确认舒马赫那圈的操作和之前或者其他车手并无不同。
 
一种可能性是舒马赫受到了干事的特别对待--确实,舒马赫复出之后的一些受罚和大部分车手比--略重;
不过,围场内的专业人士则倾向于认可这个处罚--记得包括DC在内。
那么抛开阴谋论,可能舒马赫当时对赛车的操作处理确有问题--其中就包括对赛车各部件温度的误判。
 
其中轮胎温度范围及其重要性就不多说了,在倍耐力时代简直是每场比赛的关键词。。。
刹车其实也有一个工作温度范围,也和轮胎工作范围一样,刹车超出温度范围的影响也很大,甚至比超出轮胎温度范围更严重:
手里没有刹车温度过低会出什么问题的实例,猜测可能会无法提供足够制动力而容易冲出赛道;
刹车温度过高则可能退赛,2013年莱科宁在斯帕的退赛就源自于刹车温度过高(通风管被薄膜挡住)。
 
和赛车很多数据一样,刹车温度也是由车队监视传感器数据之后告知车手的,再由车手进行适当的操作来修正;
基本上车队在每个出场圈都会向车手提到进行何种刹车操作,特别在排位赛出场圈这些信息非常重要。
 
与之相反,刹车温度在正赛中较少被直播关心,很可能因为这类问题车手处理起来并不困难:
比如下面这个罕见的例子,在2013年的西班牙站,莲花车队有一条TR给莱科宁:
赛车前刹车太热而后刹车太凉
(front brakes too hot rears too cold.);
这个听起来很复杂的又冷又热状况,莱科宁处理起来却似乎也只是小菜一碟,因为并没对圈速产生可见的影响,而且他最终还拿下了亚军。
 
不过在正赛中也有特例--安全车带领下,情况就大有不同了。
由于缺乏大力的刹车,很多赛车都会碰到刹车温度偏低的问题,需要车手处理,车队会频频向车手提及刹车操作。
以下面这条迈凯伦发给巴顿的TR为例:
P房对巴顿:尽可能持续加热刹车并用掉KERS,当被(套圈)车超过时保持在赛车线上。
(Pit》 BUT: "Keep warming the brakes and deploy KERS when you can. Stay on the racing line when cars come past.")
 
说回舒马赫的事故,从他本人向干事的解释来看:
车手承认碰撞是自己的错,在跟着安全车的情况下,轮胎抓地力降低,而他误判了刹车性能。
(The driver admitted the collision was his error due to the failure to anticipate the braking performance of the car with lower tyre grip following a safety car period.)
 
所以他的刹车温度其实并不低,低的是轮胎温度。。。
轮胎温度过低导致抓地力不足,当以相同的刹车力道进行刹车时,就造成了轮胎锁死,无法减速而撞车维尔格尼。
 
简单说就是舒马赫刹车踩重了,导致刹不住车。。。
初听起来有点怪怪的,不过把这个和民用车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联系起来理解就明白了。。。
最短的刹车距离和一个极限制动力匹配,高于这个制动力将使车轮锁死;
锁死将导致车辆无法转弯(前轮锁死);
而且由于是车轮的同一部分橡胶持续接触地面,抓地力将迅速减弱,从而无法有效降低车辆速度;
这就是为什么舒马赫会直直的撞上维尔格尼,因为他既无法转向,也无法减速。
 
最终我们就明白了,原来舒马赫在这次事故中错误的匹配了刹车力度和轮胎性能。
如果提前估计到轮胎性能下降,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要么应该在前面更多的磨胎,让轮胎的温度回升;
要么应该减小刹车力度,提前刹车点。。。
 
干事在这次事故中的处罚还是合理的。。。
 
理解了刹车、轮胎性能配合的重要性之后,对于我们理解比赛大有好处。
 
首先:F1赛车上没有防抱死系统,车手用多大力度刹车原来很有讲究。
每条赛道都有不同的特点,而且赛道条件、赛车也在不断改变之中,如何正确的刹车并非简单的事。。。
做为改变赛车运动状态最大的力量,原来刹车确实是一件需要全身心去感觉、掌控的动作,容不得一丝干扰。。。
无论是直率的汉密尔顿还是绅士的巴顿都曾经在在TR里向自己的工程师怒吼:不要在我刹车时说话!
 
 
其次:保持刹车温度可以做为一种解释,去理解车手的一些非常规操作--特别是在安全车带领下--更特别是在雨天。
 
近年来能记得的,是媒体报道过的3个事例,其它的估计也有,但对争冠没啥影响,媒体也就没怎么关注了。。。
这3次事件是:
2007年日本站,汉密尔顿的非常规操作-韦伯急刹,维特尔追尾;
2012年新加坡站,维特尔的非常规操作-巴顿避让;
2012年阿布扎比,里卡多的非常规操作-维特尔避让。
 
如果不从赛车本身的需要理解,就容易陷入无休止对前车车手人品的讨论中去了--比如顾意坑害后车之类的。。。
但这些事例中,人品论都有硬伤-没有逻辑性。。。
 
有两例是争冠车手和无关车手的冲突,坑后车不成功固然会撞车甚至退赛,就算成功坑了后车,也对自己积分没好处,反而是在帮助竞争对手提升名次多拿分,同样是损己利人的吃亏事;
F1车手既不是活雷锋,也不是大傻瓜,说他们故意去做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还有一例更离谱,两个车手同一老板,小弟敢坑大哥?
要知道里卡多的所有驾驶数据全部在红牛手中,只要车队发现有丝毫不合理的操作,里卡多能进大红牛和维特尔做队友?--做梦吧。。。
 
而从提高刹车温度的角度来看就容易理解了。。。
虽然我们目前手中没有相关的TR确认,但这些情况都属于确实需要提高刹车温度的时候,车手采用提高刹车温度的操作(急刹车)可以理解;
最多,可以讨论前车车手刹车时是否关注了后车,是否给后车足够的反应时间和操作空间?
做赛会最后的调查结果来看,似乎还没有超出可接受的范围--三位车手都没受到进一步的处罚。。。
 
最后,从刹车和轮胎性能的配合角度理解,其实每一次轮胎严重锁死,都是车手的一次操控失误--特别是在倍耐力时代。。。
和以前很多人理解的不同,严重轮胎锁死是并非轮胎损耗之后不可避免的结果;
现在看来问题不是来自于损耗本身,而是来自于车手对损耗情况的不了解而产生的误操作,至少也是一种冒险。。。
这可以大大提高对比赛进程的理解。。。
 
以2012年欧洲站汉密尔顿的操控为例。。。
汉密尔顿最终因和马尔多纳多的碰撞而退赛,不过这次防守中他的操控并无问题;
有问题的是在之前对莱科宁的防守,有一次非常非常严重的轮胎锁死。
 
对比这两次防守,轮胎较好时发生锁死,轮胎极差时反能完成正常动作;
这充分说明轮胎衰竭并不会必然导致锁死;
再仔细观察汉密尔顿和马尔多纳多最后一次的争夺,可以看到汉密尔顿比马尔多纳多早刹车,但刹车力度更小(赛车制动更缓);
这和前面提到的舒马赫新加坡事件中应该采用的方法是一样的。。。
 
可见,如果汉密尔顿在对莱科宁的防守中也能提前一点刹车,是可以避免赛车锁死的,并能对莱科宁做出更好的防守;
而对赛车轮胎状况的高估,使他最终采用了更为激进的防守动作,并为此付出了代价。。。
 
PS:当时很多车迷-包括我,认为汉密尔顿可能不应该防守莱科宁,现在看来,防还是要防的,不过要有限度,超过了赛车的能力,就事得其反了。。。
上一篇:推陈出新 2014 DTM宝马M4赛车信息公布 下一篇:倍耐力发布了季中测试的日程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