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新轮胎的时候,您是否会观察它们花纹之间的不同?您是否好奇过这些花纹对于轮胎的作用?
轮胎的花纹历史要比轮胎本身年轻得多。事实上,轮胎首次出现花纹是在1904年马牌推出的轮胎上,这也是全世界第一条带花纹的汽车轮胎。花纹的出现对于轮胎产业来说无异于是一场大的变革,随着花纹越来越复杂,他所赋予轮胎的远不只是装饰作用这样简单。在这些纵横交错的沟槽里藏有多少轮胎的秘密,今天轮胎商业就带您来好好盘点。
主副沟槽打配合防滑水
首先,即使是不了解轮胎花纹的知识,也能通过纵横交错花纹的沟槽联想到抓地力这一功能,但是花纹的功能远远不止于此。这也是为什么花纹设计往往是轮胎研发中最复杂,最难处理的步骤。
实际上,轮胎花纹之间的配合远比想象中要默契得多,其中,纵向花纹因为花纹沟方向与轮胎圆周方向一致,因此主要承担排水和散热功能,这也是为什么通常轮胎都会有3-4条宽大的纵向沟槽方便轮胎及时排水。而轮胎封闭或者是半封闭的横向花纹则肩负着轮胎的抓地力表现,同时还要通过有效配合上宽大的纵向花纹,得以让主排水沟槽和辅助沟槽可以在大雨滂沱之中迅速排水和切割水膜让轮胎在湿地一样保持稳定。
胎肩花纹块让驾驶更有趣
除了在湿地中要有良好的表现,花纹设计之初还要考虑到驾驶员的驾驶乐趣。因此胎肩花纹块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横向沟槽赋予了轮胎较强的抓地力,但是如果胎肩花纹设计不得当,就很容易在转弯时,尤其是在雨天转弯时让轮胎的抓地性能和排水性能大打折扣,因此,不少轮胎制造商都会加强胎肩的花纹块设计,有些制造商甚至会以花纹组合的形式设计胎肩花纹块,提升轮胎在转弯时的抓地力。即使在雨天,这些胎肩花纹块也能辅助主沟槽在轮胎转弯时帮助破除水膜,从而提升湿地路面行驶的排水性能。
在此前我们做的多项轮胎对测中,我们就发现不少轮胎的花纹在湿地有着极佳的制动和操控表现,可见花纹的设计对于轮胎性能、甚至车辆的性能表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花纹块不规则排列更静音
此外,花纹设计还有助于降低胎噪。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花纹的设计对于胎噪十分重要。目前市面上静音表现较好的轮胎花纹块通常都是不规则排序,因为有序的花纹块通常伴随较大的胎噪。观察手里的轮胎还会发现,其中有不少就是花纹块变节距设计,这就是一种降低胎噪的花纹设计。
同时,轮胎制造商还会在花纹中添加封闭花纹沟槽来阻止轮胎噪音在空气中传播——将噪音导入车身底部,达到静音效果。
这些花纹设计更节油
此外,对于不少货运司机来说,防夹石、节油、耐磨也是几项必要需求。因此,不少轮胎企业在设计轮胎花纹时,还会调整花纹比例,力图达到黄金比例来减少轮胎滚阻,实现轮胎节油。此外,在设计卡车轮胎时,轮胎制造商还会采取锯齿花纹设计来减少夹石子的几率,降低的磨损,确保轮胎更长寿命周期。
不对称花纹是王道
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轮胎花纹设计的越精心,其性能表现越佳。毕竟花纹除了关乎排水效率和制动性能以外,还与轮胎的静音与节油,甚至全周期寿命相关。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的轮胎市场已经几乎可以看作是不对称花纹的天下,这主要是因为其可以满足驾驶者对于轮胎的不同需求,在保障轮胎在多种路况安全驾驶的同时,还能发挥出轮胎在操纵、静音、耐磨和节油方面的优势。
因此,在我们日常安装轮胎时,一定要注意胎侧上的英文提示——inside是内侧,outside是外侧,轮胎方向装对才能保障性能发挥。
(责任编辑:晨晨)